理財周報券商實驗室研究員 任家河/文
它們曾經是最頂級的券商,現在也是當之無愧的券商一線集團。但他們都一樣很失意,一直沒有上市。
盡管沒上市,但他們的一舉一動足以撼動券商這個行業。這九家券商,分別是匯金系的國泰君安、銀河證券、申銀萬國、中投證券、中金公司、中信建投,深投控系的安信證券、國信證券以及平安系的平安證券。
他們擁有最顯赫的股東背景。但成也股東,敗也股東。他們的上市之路在他們顯赫的父母的艱難抉擇中糾結著。證監會一紙“一參一控”條例成為匯金系和深投控系券商登陸資本市場的死穴。
至今,匯金系仍然集結著中國最優秀的一類券商。曾經匯金雪中送炭,挽救眾券商于危難之中;如今卻擋住了多家券商的上市道路。
你不可忽略這糾結中可能爆發的力量。他們現在共同的破解密碼在于:解除股東的羈絆,實現上市。當后來者如華泰證券、山西證券陸續亮相市場時,這些真正的大佬們和他們的股東正在努力打開枷鎖,自由奔跑。
匯金系和它的10個券商
本世紀初A股市場長期不景氣,大量券商出現了巨額虧損。危難之時,匯金公司先后注資銀河證券、申銀萬國、國泰君安,后來又通過其子公司建銀投資重組了宏源、西南等5家證券公司,得巨資注入,終于轉危為安。加上中金公司,匯金公司共控股或參股10家國內券商。
在2007年牛市行情中實現了巨幅利潤之后,多家券商開始謀求上市,當時已經體量巨大的老牌券商如申銀萬國、國泰君安都曾有此意。但2008年3月國務院公布的“一參一控”要求讓他們的上市愿望陷入噩夢之中。
該條例要求證券公司的股東最多只能控股一家券商并參股一家券商,改革時間要求最晚至2010年12月31日,同時規定不符合“一參一控”的證券公司不得上市。
曾經的救命稻草,如今卻限制了券商的上市步伐,匯金系多家券商同一股東被視為上市的死穴。匯金系10家券商之中,只有宏源和西南已經在條例公布之前上市,只有中信建投作為子公司附屬于上市公司中信證券,其他7家券商都受此條例限制。
而曾經獲中信證券羽翼庇護的中信建投,也在“一參一控”要求下逐漸獨立。資料顯示,為了滿足“一參一控”要求,中信證券擬轉讓其所持有中信建投60%股份中的53%,只留7%。未來中信建投須學會獨立行走。
匯金系國泰君安跑得最快
匯金系股權變更勢在必行,卻不能一蹴而就。
2010年8月13日,建銀投資所持有全部的中金公司43.35%的股權將劃撥給中投公司。今年以來,建銀投資所持中投證券、齊魯證券、中信建投、瑞銀證券的股權也都在積極變更之中。
這幾乎是尚未公開的秘密。未來,建銀投資所持7家券商股權將只保留宏源和西南兩家上市公司,從而滿足“一參一控”要求,其余券商股權悉數轉讓給匯金公司。
劃撥完成之后,匯金公司所持券商股權將由三家擴大為八家,銀河證券、申銀萬國、國泰君安、中金公司、中投證券、中信建投、齊魯證券、瑞銀證券等在“一參一控”的道路上更加后退了一步。
即便如此,銀河證券、申銀萬國、國泰君安等仍然沒有放棄上市的愿望。
去年秋天,銀河證券就曾提出兩到三年上市的戰略規劃。今年夏天,滬上兩家老牌券商申銀萬國和國泰君安的股權互換就在為登陸資本市場做出準備。
接近匯金公司的消息人士告訴理財周報記者,今年夏天,匯金公司某副總專程前往上海與上海國資委簽訂了申銀萬國與國泰君安的股權互換備忘錄。
由于中央匯金和上海國資公司分別為申銀萬國和國泰君安的第一大股東,而且雙方股東互相持有對方的股權,所以股權互換建立在最終匯金公司控股申銀萬國,上海國資公司控股國泰君安的基礎之上。
資料顯示,匯金公司持有國泰君安21.28%的股權;而上海國際和上海國資公司持有申銀萬國14.13%的股權。按北京產權交易所11月19日的國泰君安12.39元/股和上海產權交易所11月16日的申銀萬國5.78元/股的交易價格,上海市國資委需要向匯金公司支付69億對價,與此前上海國資委將向匯金公司支付40億元對價的消息相差甚遠。
但有券商研究員表示,由于該轉讓為兩個國有股權的轉讓,并且不涉及第三方競價,轉讓價格并不一定完全按照市場價格,所以40億元也是一個比較合理的價格。
據了解,目前匯金公司與上海國資委的股權互換正在緊張進行之中,同時,國泰君安上市的日程也逐漸浮出水面。
世事總難遂人愿,原本以為“脫離”匯金系之后國泰君安的上市之路將一馬平川,不過,第三大股東深投控的存在又把國泰君安攪入另外一個“一參一控”的漩渦之中。
深投控一石三鳥,國信最糾結
這些一線券商上市的命門還與深投控息息相關。
公開資料顯示,深投控持有國泰君安11.15%的股權、持有國信證券40%的股權、持有安信證券7.41%的股權。
如此一來,不僅國泰君安,國信證券和安信證券也陷入“一參一控”漩渦之中。
其實,國信也早有上市之心,早在2008年國信就曾遞交IPO申請,后因意圖收購華林證券耽誤了上市的進程,如今國信收購華林證券的并購談判不歡而散,國信證券的上市道路卻在“一參一控”的合規性上受到了阻滯。
接近國信證券高管的人士表示,要想實現“一參一控”合規,唯一的辦法是深投控將其所持有的國泰君安股權或安信證券股權轉讓。但現在的券商都是優質資產,盈利能力強,深投控自然難以取舍。
一方面是老牌大券商國泰君安第三股東,其成功上市近在咫尺,股權價值數倍翻番觸手可及;另一方面是背景深厚發展迅速的安信證券第二股東,安信證券自2006年成立以來在大股東中國證券投資保護基金有限責任公司的幫助下迅速實現了盈利,2009年實現凈利潤21億人民幣。
但現在國泰君安和國信已經將上市提上日程,上述券商研究員稱,國泰君安在處理完匯金公司股權之后勢必會向深投控施加壓力,舍誰留誰,深投控必須盡快做出選擇。
一旦深投控一方做出選擇,國泰君安、國信、安信三家公司可以同時滿足證券公司“一參一控”合規性要求,滿足上市條件。當然,此“一石三鳥之計”還需深投控竭力配合。
一線非上市券商中,上述受“一參一控”所限不能上市的券商,唯一的例外就是平安證券。
平安證券連續三年盈利,今年保薦上市公司數量居第一位,而平安證券某高管表示,上市的目的主要是募集資金擴大凈資本,平安證券已經實現了這個目標,所以并無上市需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