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習記者 陳俊嶺 記者 吳婷 ○編輯 王曉華
在經歷兩次房地產調控新政后,近年來高燒不止的房價終于歇了下來,未來的中國房價會否出現拐點?當前熱議的“房產稅”能否真正使房價回歸理性?昨日在第九屆中國金融市場年會上,北京市華遠集團總裁任志強和著名經濟學家張曙光就此問題展開談論。
房地產短期內不會崩盤
對今年兩次房貸新政的影響,任志強表示現在的樓市調控政策對中國樓市的銷售有一些影響,但影響不會太大。“目前的房地產開發商的資金還很充裕,這與兩年前資金鏈斷裂的情況不同”。
在他看來,中國樓市剛性需求較大,這并不受到政策影響;除外,相比發達國家,中國城市化進程還需要很長的路要走。因此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這是推動未來中國房地產仍會“維持一個較高的、可持續的增長過程”。
在這方面,張曙光認同任志強的觀點。他認為,房地產在中國扮演著一個很復雜的角色,一方面它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也是地方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另一方面,房價問題牽涉民生問題和社會穩定,又不能完全放任房價增長。而在這種情況下,“調控只是一種安撫,地方政府并不希望房價大跌。”
對于外界盛傳的各種版本的中國樓市“崩盤論”,任志強回應稱“中國的房地產市場不會崩盤,這既是因為供求因素,也是基于中國國情和政府政策的現實考慮,中國的房地產短期內不可能崩盤,崩盤要土地價格先崩盤。”
任志強認為中國房地產崩盤有兩個關鍵。第一,中國城市化率水平很低,要到城市化率65%,才可能談崩盤問題。第二,現在中國的住房富余量不足。預計未來二三十年都不太可能觸發這兩個關鍵。
不過提到“崩盤”,任志強也不排除出現這樣一種意外——如果政府出臺強制性的嚴格限價政策,而不是象征性的適當限價,則房價必將應聲而跌。“中國房地產市場并不完全由市場規律和周期性來決定,而是由政府政策決定的。”
對此,張曙光的觀點更多從房地產周期角度來考慮。自1998年實施房改以來至今,中國房地產已經走過12年的高速發展期,期間也有一些小波動,但大的調整還沒有出現。但任何產業都有自己的周期,房地產也存在這樣一個周期。
在他看來,隨著資金成本的上升和勞動力成本的上升,過去依靠制造業推動的中國經濟發展模式也必將面臨考驗,一旦中國經濟上出現問題,房地產也必將出現一個較大的調整期。
房產稅大面積推行不易
由行業協會專家完成的《全國房地產業發展“十二五”規劃(建議稿)》中曾經對開征物業稅(或稱房產稅)問題明確表示贊同,這不禁引發市場眾多人士對于推出房產稅是否已經迫在眉睫的猜測。財政部財科所所長賈康日前曾經表示,房產稅最快會在明年上半年開征。
對于外界熱議的房產稅改革,任志強稱由于基礎數據統計的復雜性,在深圳、上海等個別地區試點比較容易,但在全國大面積推行存在現實困難。
任志強建議,中國要想解決房地產發展的根本性問題,不能僅靠出臺房產稅,必須解決城市化中的大量需求問題,這可能是一個將會長期存在的矛盾。需要首先從制度入手,即允許農村的土地和城市的土地進行置換,即農村土地可以進行流轉和升值,獲得的財產性收益,轉換成農村人口進城的資本。
對此,張曙光表示房產稅肯定要出臺,但是明年能否出臺尚無定論,而且房地產行業的問題并非一個政策所能解決。至于如何解決房地產根本問題,他認為應該從供需方面入手,一方面放小產權房,另一方面在政府保障房中把進城打工人口也算進去。“既然需求大,還是要從增加供應上來解決問題。”
“單靠房產稅不能解決全部問題。如果出臺房產稅,也應該在其他方面減稅,稅負不應該再提高。”張曙光最后呼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