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國聯安大宗商品ETF及聯接基金擬任基金經理黃欣
⊙本報記者 王慧娟
“蒜你狠”、“豆你玩”、“糖高宗”,在一片“漲”聲中,國內CPI連創新高。放眼全球主要經濟體啟動第二季量化寬松政策,流動性的泛濫令通脹預期進一步升溫,大宗商品價格持續上漲。究竟是誰在背后助推大宗商品板塊上漲?究竟怎樣才能在通脹背景下獲得更高收益?為此記者專訪了國聯安大宗商品ETF及聯接基金擬任基金經理黃欣。
記者:今年下半年以來,以黃金、有色金屬為首的大宗商品板塊率先走出一波震蕩市中的小牛市。在您看來,大宗商品板塊上漲的背后究竟有著怎樣的推動力?
黃欣:近期大宗商品股票價格尤其是資源類板塊呈現出大幅上漲態勢,歸其原因主要來源于全球經濟復蘇預期及各國量化寬松政策的繼續維系。日前,美聯儲決定將再次推出總額6000億美元的量化寬松政策略高于此前市場預期。另一方面,隨著全球能源需求的持續攀升,眾多稀缺性資源消耗殆盡,相對應的其價格也在不斷的上漲。
國際市場大宗商品價格的上漲也傳遞到國內市場。在這輪后國慶行情中,資源板塊的漲勢最為凌厲,上證商品指數最大漲幅達到36.75%,同期上證指數漲幅為16.33%。
上證大宗商品股票指數是國內首只大宗商品類主題投資指數,成份股主要涵蓋了黃金、有色金屬、煤炭等行業,稀缺特性顯而易見,正在發行的上證大宗商品ETF及聯接基金即以其為投資標的。
記者:在全球資金一體化的背景下,加息未必能夠抑制通脹,投資人該如何把握通脹背景下的投資機遇?
黃欣:央行加息表示政府收縮流動性的手段已經開始。從市場基本面來看,國內市場仍然存在大量通脹持續上行的預期,本次加息是政府看到經濟有企穩跡象后的一次摸索和嘗試。當前全球正處于匯率博弈的關鍵時刻,在CPI高位運作的背景下,加息不會改變市場資金流入的大趨勢,時下,中長期通脹已成為共識。
在大宗商品價格不斷上漲、通脹預期不斷增強的背景下,我認為,投資大宗商品市場或將成為抵御通脹的最佳投資策略。從理論角度來看,一般情況下,大宗商品的價格與經濟周期波動呈正相關,在牛市和通貨膨脹中,當消費品價格上漲時,相應的大宗商品價格也會穩步攀升,并以倍乘效應提升上市公司每股收益,最終上市公司股價也會倍乘于大宗商品價格的漲幅。同時大宗商品屬于資源類商品,不僅具有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而且還具有保值性和投資性。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