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2009年8月份開始,A股市場借著創業板的催化劑展開了一波長達一年的風格資產背離之旅,大小盤指數的相對收益率缺口越拉越大;2010年初就有一些價值型投資者嘗試風格轉換的投資機會,結果被拍在沙灘上。今年7月份,美國聯儲說他們的經濟數據還是沒有起色,量化寬松的貨幣政策基調不變,當月周期類資產就有一波表現,但是接下來就是兩個月的以鋰電池、太陽能和磁性材料等所謂新產業主題投資為表征的變本加劇式中小盤炒作。中秋沒有帶來讓人開心的信號,投資者面臨著自己無法理解和掌控的局面,心里難免忐忑不安。國慶假期帶來了更壞的消息,當我們還糾結于房產金九銀十與新政博弈中的時候,日本打響了全球貨幣貶值競爭的第二槍,宣布降息并增加開支計劃。投資者已經對風格轉換的“狼來了”已經麻木了,都低配有色煤炭這些周期類資產。盤旋A股市場的悲觀論調一掃而光,看多論調鋪天蓋地。十一回來,投資者就是一個動作:搶周期股,然后再仔細思考。
這樣風格資產轉換的“狼”又來了,而且這次來得很快。我也是措手不及,容許我不亮出自己的觀點,而從方法論上探討一二。我們可以從兩個角度去思考這個問題:回歸平均方法和基于基本面的經濟增長和周期波動分析法。
回歸平均方法就是指股票市場的各種資產從長期看遵循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漲多了就會回調,跌多了就會上漲,這也是一些量化投資和逆向投資的背后邏輯,究其原理還是技術分析,一定要武裝學術色彩的話,那就是前幾年流行的行為金融理論。據說有量化分析的學術成果是:6個月內股市原則上遵循動量趨勢,也就是短期的趨勢投資是主導性的;但是以一年以上觀察,一般情況下動量趨勢會讓位給回歸平均規律,也就是說股市的贏家和輸家的相對收益率逆轉。當然,這只是大數定律,遇上蘇寧電器和華蘭生物這樣的“長!本褪ъ`了。另外,現在流行的一種大拇指法則投資方法就是按照市值進行排序逆向投資,完全不管盈利增長前景的差異,本質上就是一種回歸平均的投資方法。
技術分析的最大好處就是研究成本超低,一臺行情機就可以搞定,但是最大的缺陷就是容易陷入小數定律的誤區,自以為總結了普遍規律,但是卻忽視了樣本不足和背后結構性變化因素。概率論在很多社會科學中的應用經常會遇上這一難題,因此才會給數據挖掘(Data Mining)提供可乘之機。不甘心只聽直覺召喚的投資者自然想打破砂鍋問到底,這樣會去思考行業輪換背后的經濟增長趨勢和周期性波動的問題。理論總結當然也是很危險的,就象一把雙刃劍,總結錯了就是滿盤皆輸。
先從兩個行業說起。過去一年醫藥和IT板塊的相對表現非常好,除了業績增長較好之外,估值也得到了提升,說明越來越多的投資者看好,無論是主動還是被動的。我自然想起十年前醫藥和IT行業在A股市場的火爆程度。從很長的經濟周期背景觀察,行業的盈利周期的確存在輪動的跡象,也就是說絕大部分行業的盈利水平和增長率呈現出周期性的波動。從技術上講,最難把握和總結的是三個因素:首先,不同行業的長期增長潛力存在差異,新產業和傳統產業未來的蛋糕大小差異很大;其次,每個行業的周期的長度存在很大差異,象有色的產業周期會非常長;最后,特定行業的周期長度本身會隨著產業供求關系、上下游產業變化、行業政策等因素的影響而差異很大。客觀地說,共同基金產業要求我們的思考兼顧中長期和短期,不能簡單武斷地給出周期判斷,而只能對周期分析建立一個框架,不斷根據新出現的情況加以修正。
讓我們一起思考一下金融危機之后全球經濟進入怎樣的經濟周期階段,很多產業的基本面新增了哪些決定性因素和干擾因素,然后再判斷這次的風格轉換是短期的還是持續性的。本次大類資產的反彈更多的是對美國和日本貨幣政策出于預期的走向的一種本能反應,因此很難被界定為反轉,政策的逆轉也是很難預測的,我們看到的是一個大經濟周期結束之后行業相對強弱格局會增加很多新的內容,因此不要輕易地下風格資產反轉的斷言,更多地從基本面供求關系趨把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