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尹振茂
近期鉀肥市場因必和必拓收購加拿大鉀肥公司之事而備受關注。眾多業內人士認為,應該阻止必和必拓收購加拿大鉀肥公司,甚至中國企業應出手競購,以避免重蹈鐵礦石的覆轍;但也有研究人士認為,從國內外供需情況來看,中國鉀肥安全應該不足為慮。
不過,上海國鳴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礦業基金負責人李煒對證券時報記者表示,鉀肥市場價格不能僅看市場供需狀況,還必須重視市場競爭結構和資源擁有結構的影響。
據悉,目前全球鉀肥市場供大于求,年產能約為4500萬噸,而年需求約為3500萬噸;其中,加拿大擁有的鉀肥產能約占全球的70%以上,俄羅斯約占全球20%。而中國目前占全球鉀肥的儲量不超過2%,年需求量約為1000-1200萬噸,產量則約為500萬噸,約有60%需要進口,且未來國內鉀肥需求每年將增長約15%,高于每年10%的產量增長水平。
中金公司相關研究報告顯示,在目前的全球鉀肥市場,兩大鉀肥銷售聯盟(包括6家企業)控制全球70%的產能,前10大企業控制全球96%的產能,這一壟斷比例遠遠超過了其他大宗商品。在鐵礦石市場,國際三大鐵礦石廠商的產量約為全球的65%,在油氣、煤炭及其他有色金屬行業,其生產集中度也均低于鉀肥市場。
值得注意的是,在提出收購加拿大鉀肥公司之前,必和必拓就開始布局鉀肥行業:2008年收購加拿大Anglo鉀肥公司,2010 年以3.41億加元收購加拿大阿薩巴斯卡鉀鹽公司,同時在加拿大投資2.4億美元開發Jansen鉀肥項目等。如果必和必拓繼續開發現有的Jansen項目并達產,則2015年其控制的產能將從2009年的1100萬噸上升至2610萬噸,占全球比重從2009年的17.2%上升到28.4%。同時,至2015年,兩大聯盟控制全球產能的比重仍舊維持68%以上。
而在消費結構方面,前四大消費國分別為中國、巴西、印度、美國等農業大國。2009年全球鉀肥貿易格局為:出口前三大國家加拿大、俄羅斯和白俄占全球貿易比重69%,排在前列的進口國分別為印度、巴西、歐洲和中國,占全球貿易比分別為27%,18%、11%、10%。
在李煒看來,國內鉀肥價格將會不斷走高,這是因為國內的資源成本、物流成本和勞動力成本都在不斷提高;而且,西部地區的鉀礦面臨資源枯竭、資源品質下降和交通運輸條件跟不上等不足,貿然擴大產能將會加大投資風險。因此,未來幾年國內鉀肥產能釋放的可能性并不高。
李煒表示,目前國家的一個比較可行的策略是大力開發非溶性鉀礦,以替代水溶性鉀礦,因為國內的非溶性鉀礦資源相當豐富,一旦得到有效開發甚至可以改變全球鉀肥供應格局;但目前非溶性鉀礦開發技術的產業化還有難度,需要國家的大力支持和企業的重視。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