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很多人削尖腦袋在公司牟取高管職位,如今高管卻又主動離職去當公司小兵,這是為了啥?原來一切都是為了錢。在創業板高管們為減持套現而不惜辭職的大潮中,有一部分高管盡管辭去高管職務,但并未離開公司,要么做普通員工,要么任其他職務。業內人士將這一現象稱為“離職不離開”,甚至是“假性辭職”。“假性辭職”可謂一舉三得:一方面可以憑著“非高管”身份繞過“每年減持股份不得超過所持股份25%”的減持限制,另一方面可以保留一份工作,同時還能繼續在原來公司領取相應薪水。
多名高管離職不離公司
有人留下當普通“小兵”
據不完全統計,到目前為止,有9家創業板公司的10名前高管選擇了這種做法。最近的一次是8月25日,回天膠業公告稱,公司董事會8月20日收到董事會秘書曾學毅的書面辭職報告,因工作變動,申請辭去公司董事會秘書職務,現在擔任公司行政管理顧問。
早前的7月22日,立思辰前任監事張旭光因個人原因辭去監事職務,但據立思辰一名內部人士證實,張旭光辭職后并未離開公司,目前仍在立思辰下屬一家公司擔任高管。
同樣的情況也在同花順公司發生。今年2月24日,同花順掛牌上市剛剛兩個月,公司監事易曉梅就選擇了辭職,但經記者證實,易曉梅目前仍在公司,“不過變成一名沒有任何職務的普通員工”。
與易曉梅辭職后由“官”變為“兵”的方式不同,海蘭信前職工監事高連才今年5月19日辭去監事一職后,改任公司副總工程師。
與之類似的還有華誼兄弟前財務總監張彥萍,此人今年4月1日辭去財務總監后改任公司內部審計機構的負責人。
除以上這些人存在明確離職不離公司,還有兩家創業板公司在公告高管辭職時態度模糊。8月30日,寧波GQY前財務總監孫海波辭職,在辭職公告中,并未明確孫海波辭職后不在公司任職。8月23日,華誼嘉信前董秘兼副總經理孫劍辭職,公司發布公告時對其去向的描繪是:“辭職后在公司無其他任職”,這意味著,孫劍可能仍在公司工作,只是不在管理崗位。
“假辭職”背后利益重重
可大筆套現原始股,還能領高薪
由于這些高管此前身兼董事會職務,大多持有公司原始股份,而且所持股份的限售期只有一年,因此其辭職動向很容易讓人想到減持套現意愿。與大多數辭職后徹底離開公司的高管相比,這些 “假性辭職”高管至少多了兩重好處。
除辭職后可憑著“非高管”身份繞過“每年減持股份不得超過所持股份25%”的減持限制外,這些仍留在公司的前高管們不但保留了一份工作,還能繼續在公司領取相應薪水。
事實上,這些另類辭職的前高管們就算重新做回普通員工,待遇方面也不會有太大落差,“這些人就算辭職后在公司做個基層兵,也比公司那些普通員工強得多,責任比以前少擔,薪水卻一分不少拿。”福建一名創業板公司中層人員對記者表示。
北京一位獨立的私募人士接受采訪時直言:“這些離職不離開公司的高管最大的意愿就是為日后減持而精心準備,比那些徹底離開公司的前高管更可惡。”那些離開公司的前高管可能直奔套現而去,但這些仍在公司的前高管減持時,可能還會得到公司董事會或股東的配合。
值得注意的是,“假性辭職”背后,可能還會隱藏著各種利益瓜葛。比如1999年加入同花順的易曉梅與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易崢為姐弟關系,而且此人還是同花順法人股東上海凱士奧投資咨詢有限公司的股東之一,凱士奧持有同花順1008萬股,占股15%。
孫劍也是華誼嘉信上市前突擊入股的前高管,此人曾于1998年12月至2000年9月在無錫檢察院工作,2004年6月至2008年10月在海翔藥業擔任副總經理和董事會秘書,2009年5月加入華誼嘉信后直接任董秘一職,原本任期到2012年5月才滿,卻在公司上市后四個月就提前辭職。
平均年薪不到10萬
報酬過低成離職套現主因
過低的年薪,或許可以解釋創業板高管的大量離職現象。由于獨立董事僅在上市公司領取少量津貼,記者對剔除11名獨立董事后的50名離職高管年薪進行了統計,根據結果,2009年這50名高管的平均年薪僅有8萬元,如果再剔除不在上市公司領薪的16名高管,其余34人的平均年薪也不過12萬元。對于持股高管,他們之所以愿意接受低年薪甚至零年薪,是因為他們有可以變現的巨額股票市值,低年薪正導致了他們要急切地“精準”離職。如果他們能從上市領取高額年薪,可能會是另外一種結果,以地產龍頭萬科為例,該公司王石、郁亮、張紀文、徐洪舸等一大批高管都擁有大量股權,但公司高管團隊卻極為穩定,原因在于,他們的年薪也非常高,均達到數百萬。
據投資者報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