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 山
盡管上周統計局將8月經濟數據公布的時間意外提前,引發市場揣測是為了給央行于周末升息留出時間,國內股市也因此表現疲軟。但從9月11日公布8月經濟數據后政府有關官員的一系列表態看,加息仍然并非央行目前的必要選擇,而結合國內外近期的宏觀經濟數據分析,全球經濟增速的下降雖然已經成為事實,但經濟二次衰退的可能性卻是越來越低。不過,擺在全球央行和政府面前的問題卻并沒有因此而變得更少,財政和貨幣政策上的適時而動,仍然是未來全球經濟步入健康成長軌道所不可或缺的重要條件。
受食品價格大幅上漲的影響,8月份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較上年同期增長達到3.5%,相比7月份的3.3%出現加速,這也是2008年10月以來升幅最高的一個月份,而鑒于CPI構成結構上的問題,居民事實感受的通脹水平比3.5%更為嚴重。隨著CPI的快速上升,其與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之間的實質性負利率的矛盾也越發突出,有關是否應當加息以抑制通脹的討論不斷升溫。
上周周小川對于銀行凈息差問題的講話在市場中引發了頗為不一致的解讀,支持升息者認為在CPI數據公布前談及銀行低利率的問題暗示央行認為有必要采取升息的舉動,因為零利率可能導致銀行對實體經濟的服務減弱,而支持不升息者則將此講話解讀為央行仍有意保持甚至擴大銀行的凈息差水平,其做法是通過設定貸款利率的下限,而放開對貸款上限的管理,來幫助銀行體系獲得更為穩定的息差收入,由此推斷目前央行并不太可能如支持升息人士所期待的那樣實行不對稱加息政策。
根據統計局分析所得,農產品價格上漲更多的只是一個受到國際市場糧價大幅上漲的不正常擾動的結果,升息對于這樣的價格上漲并無明顯的抑制作用,而未來的秋糧只要能夠豐收,國家對于農產品的價格管理能夠到位,CPI的漲幅就很難再度出現大幅上升,到四季度時出現整體回落的可能性更高,由此央行因為CPI的短暫高企進行升息就失去了其意義。相反,由于歐美經濟自6月份以來逐漸顯露出二次回落跡象,中國央行在此時升息似乎也并不利于全球經濟體協同一致應對經濟的再度走軟。
除了通脹和房價這兩個令人擔憂的因素之外,8月份的經濟數據整體上為市場帶來的是好消息,規模以上工業增長值同比增速出現小幅回升,是今年以來增速連續下滑之后首次出現反彈,裝備制造業和輕工類行業是此次回升的主要帶動行業,雖然從數據看,這種回升幅度并不算大,但卻有效緩解了投資者對于經濟持續下滑的擔憂。此外,投資和消費繼續保持穩定較快增長的態勢,投資增長24.8%,消費增長18.4%,顯示出經濟運行態勢比較平穩,其中消費增長保持高速對于經濟結構調整的意義尤其重大,這表明國家刺激消費的政策正在逐步起到效果,這也將是未來中國經濟保持健康成長的一個重要因素。
雖然6月以來美國經濟數據表現疲軟,市場對于全球經濟二次探底的討論不斷,不過在伯南克實施有效的政策預期管理,以及奧巴馬政府快速以經濟刺激政策做出應對的幫助下,9月以來公布的良好經濟數據顯示出美國經濟二輪衰退的可能性正在逐步下降,這對于投資者來講是一個非常好的消息,中國周六公布的經濟數據,更進一步加強了投資者對于經濟二次衰退不可能成立的信心。
(作者系東航金融注冊金融分析師)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