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經濟體協調合作 向科技新領域要生產力
□ 本報記者 李木子
盡管全球金融危機首輪沖擊波正在漸漸遠去,但全球經濟“二次探底”的擔憂正在泛起。面對世界經濟的長期性、結構性問題,在由全國政協主辦的“21世紀論壇”2010年會議上,與會中外專家開出了兩大藥方:一是加強不同經濟體間的協調合作,二是向低碳、新能源等科技要生產力。
與會的各經濟體前政要以及中國主辦方把目光放在加強不同經濟體間的協調合作上。
全國政協主席、本屆論壇組委會名譽主席賈慶林在主旨演講中指出,當前,世界經濟正在逐步復蘇,但復蘇的基礎不牢固,進程不平衡,系統性和結構性風險仍然十分突出,世界經濟運行存在諸多的變數和不確定性。國際社會應當深刻認識到,國際金融危機深層次影響的嚴重性和復雜性,繼續發揚同舟共濟,合作共贏的精神,加強宏觀經濟政策的協調,審慎穩妥把握經濟刺激政策退出的時機、節奏、力度。
而在本屆論壇的分論壇上,與會的專家學者則把目光投向了以低碳、新能源等為代表的科技領域。同時,他們也強調了當前國際合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值得注意的是,頂級智囊們還著重分析了基礎研究在推動經濟發展方面日益關鍵的作用。
中國工程院院長周濟表示,金融危機,不但深層次影響了世界經濟的發展,更是引發了各國對于以往發展經驗的總結,對新的發展理念和可持續發展方式的探索,“科學發展史應對危機,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根本出路。”
中國科技部副部長曹健林進一步表示,基礎研究是人類文明、社會進步的基石,以基礎研究為源泉的科技進步,極大的解放了社會生產力,全方位提高社會勞動生產力,推動了經濟和社會的快速發展。
德國馬普學會主席彼得·格拉斯也認為,基礎研究在推動經濟發展方面的作用越來越關鍵。他表示,現有的科學技術無法充分地應對包括糧食供應、將抗醫療、能源消費和氣候保護在內的許多問題,因此,我們必須提出全新的理念并投入應用。
所謂基礎研究,是指為獲得關于現象和可觀察事實的基本原理及新知識而進行的實驗性和理論性工作,它不以任何專門或特定的應用或使用為目的。
曹健林把中國的基礎研究分作三大部分,一是以認識自然現象,揭示客觀規律為主要目的的探索性研究工作。二是以解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以及科學自身發展提出的重大科學問題為目的的定,性研究工作。三是對基本科學數據、資料、相關信息系統地考察、采集、鑒定,并且進行評價和綜合分析,以探索基本規律的基礎性工作。
改革開放三十年來,中國的基礎研究快速穩定地在發展,曹健林說,無論是從基礎研究的人才總量、還是基地建設數量、亦或是中國的研發總體投入,都在穩步高速增長,“但我國的基礎研究與世界先進水平還是有一定差距!
基礎研究在微軟亞太研發集團發揮了自己的作用,它的職責范圍也從最初的發表論文、申請專利,延伸到了從基礎研究到技術孵化,再到核心產品的開發和產業合作,形成比較全面的創新鏈條。
盡管我國R&D投入絕對值比較大,但在GDP中占比依然較小,針對此,曹健林表示,要加大對可持續發展基礎研究的投入,加強基礎研究的開放創新以及人才隊伍建設,還要全面推進可持續發展領域的國際合作。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