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鐘正
不跟險資走,后果很嚴重!
“保險資金這次又成功預言市場底部,在趨勢判斷上,他們確實技高一籌。”北京某私募公司人士感嘆,“幾年下來,總結出一點,就是跟著險資走,沒錯。”
不過,本周股市震蕩加劇,先后抄底的大小險資在操作上開始顯露分歧。對市場擁有超強話語權的險資內部博弈后的合力將指向何方?
再演抄底絕技
中國人壽是股市自3000點高位下跌以來最先表現出抄底意向的機構,早在5月市場下跌至2500點附近,對波段操作運用得爐火純青的他已開始嘗試左側交易。“即便沒有踩到最低點也無關緊要,我們對2500點的價值還是比較認可的。”該公司一位內部人士對5月的抄底行動做出解釋。
來自基金公司的數據印證了這一點,中國人壽的分紅險賬戶和傳統賬戶在5月17日大舉申購各大基金公司指數基金。據不完全統計,當天的累計申購量“至少在15億元之上”。而到了6月初,中國人壽進入基金的資金總額超過了120億元。同時,三大巨頭中的其他兩家——中國平安和中國太保也買入大量基金。
6月行情的慘綠考驗著險資的布局決策。某保險資產管理公司人士在6月底接受中國證券報采訪時顯得很坦然,“宏觀政策力推經濟結構轉型,外需也在持續恢復中,在經濟下滑趨勢明確后,信貸會有所放松,市場底部并不遙遠。”
“底部并不遙遠”的判斷在當時絕對是少數派,不過堅守之下,保險資金終于等來了“多頭救援軍”,社保基金再次不負眾望,成功充當了這輪反彈的開路先鋒。7月2日,上證指數一度跌至2319.74點,創出今年以來的新低。僅隔一周,7月7日,30億元社保基金開始入場的消息傳出,沖鋒號自此吹響。
跟隨其后的是數百億的保險資金。來自基金公司的消息稱,自7月上旬上證綜指突破2400點一線,作為股市主力軍之一的保險資金便連續發出加倉信號,重點埋伏醫藥、銀行等板塊。上海一家基金公司人士透露,在7月中旬,有更多的保險公司通過申購基金的方式入場。
7月16日,上證指數迎來七連陽升至2400點附近,“這是機構等待已久的右側抄底信號,”北京某中型保險資產管理公司人士稱,隨即大小保險公司都開始迫不及待地加倉基金,一些中小保險公司以千萬元級別資金申購基金,跑步入場。
跟險資有定律
自去年以來每次股市大幅波動,險資都會表現得“先知先覺”,堪稱市場牛熊風向標。險資此時快速進場給市場帶來正面心理影響,刺激險資重倉股的反彈行情進一步抬升。
市場上險資有一批擁躉,以其走向作為自身投資的重要指標。北京某私募人士對自己這輪反彈加倉的理由如此解釋:首先是對行情的判斷,其次就是“國家隊”進場,比如社保和險資。他們資金實力雄厚,對安全性要求高,對一般的小反彈興趣不大。所以要跟著他們走。
而一些中小型保險公司是大保險公司的追隨者。北京某中型保險資產管理公司人士透露,在股市下探至2300點附近時,對市場的心態并不是很樂觀,但隨后了解到國壽有大批資金入場,于是便毫不猶豫投身進去。“跟著主流資金走,就是跟著趨勢走。”(下轉A06版)
(上接A01版)隨著上市公司中報公布進入緊密期,險資在二季度的持倉、調倉動向也進一步暴露。統計數據顯示,截至8月12日,二季度國電電力、博瑞傳播和湖北宜化3只股票被險資巨量增持,持倉量分別攀升至9800萬股、4079萬股和3257萬股,較一季度末大幅增加。
保險公司新進駐的股票也格外引人注目。截至8月12日,在已公布的上市公司中報中,險資共持股102只,其中40余只股票屬二季度新建倉品種。分析人士指出,從進駐股票的規模來看,險資投資頗有些趨勢投資意味:不是立足于長期持有,而是鐘情于大規模調倉,以期獲取大的波段收益。
分析人士進一步指出,從二季度的調倉行為看,保險公司似乎遵循著“減倉三分之一,增倉三分之一,新進駐三分之一”的“三一”定律。如果這一推測成立,那么保險公司二季度新進駐的股票中,很可能會有一些在三季度被大規模增持,這或許可作為投資者重要的投資參考標的。
小險資露退意
本周以來,市場多空分歧加劇,市場情緒驟然緊張。行蹤神秘而踩點準確的險資會選擇走還是留,又成為各方關心的話題。
經過此番抄底之后,各保險公司的倉位普遍提升了2-3個百分點。一家保險公司負責人稱,該公司的權益類倉位已逼近15%,公司目前的操作策略是“持股待漲”,暫時不會選擇拋貨。
對于險資的成功抄底,上海某基金人士表示,“保險公司對市場趨勢的研判非常準確,對點位的控制比較嚴格。”國壽資產相關人士對此說法表示認可,“2500點長期來看,投資價值很明顯,對此我們很堅定。不過對市場短期走勢,我們說不好,震蕩加劇將是股市近一段時間的主要表現,近日對通脹擔憂升溫已開始加大市場的日間波動。”
“我們二季度剛剛加倉,這是對當前股市投資價值的認可。”上述人士續稱,“下半年除非出現出乎意料的壞情況,比如通脹逐步高企,經濟出現滯脹,那時我們會離場。”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股指期貨空頭持倉第一位的國泰君安席位,其所持空單大幅減倉逾40%,持倉排行再現“利多”格局,也支持了國壽對市場較為樂觀的看法。
同是保險資金,一些中小保險公司則對2500點的價值投資顯得不那么堅定。“在趨勢不明朗的狀況下,寧錯過,不做錯。”某保險公司人士表示,“今年的行情不能貪心,一年做兩次就夠。我們已經把近期增倉的部分全部拋掉套現。鑒于地產調控仍未有放松之勢,下半年我們仍持觀望態度。”
跟風入場的部分險資也表示已在撤離。“國壽的籌碼拿得更便宜,而且他們的保費收入不斷增加、配置壓力大,輕易是不會動的,他們也動不了。不過對于我們這樣的中小型機構,兩三百點的波動也值得一做。”
需要注意的是,截至2009年底,中國人壽管理的資產規模已超萬億元,在股市上能夠動用的資金量達2000多億元,而保費規模列第二位的中國平安在股市可動用資金剛剛超千億元,保費規模列第三位的新華保險可入市資金為百余億元,其他保險公司則更少。分析人士指出,資金規模決定話語權,在險資內部的分歧中,國壽對市場的判斷或許更有分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