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6月19日,停滯數月的新股發行當日花落桂林三金,這是自歷史以來A股第七次迎來IPO重啟。從這天起,A股IPO發行一路快馬加鞭,開始了為期一年的IPO大躍進。1年時間,發行282只新股融資近四千億元,讓市場一片嘩然。然而,新股的命運也各不相同,曾經一度,一、二級市場估值倒掛,新股破發“已成習慣”。導致這一現象的背后,究竟責任在市場自身行為導致還是應怪罪于我國現有的發行制度?
時至“IPO重啟”周年之時,一些問題值得我們去探討,那就是中國IPO究竟離真正的市場化還有多遠?在流動性泛濫融資渠道單一狹窄的今天,IPO如何做到真正的讓企業得到融資,讓投資者實現價值投資?
IPO大躍進282只新股融資近四千億
有兩個數字投資者應記住,282和3877.216,因為它告訴我們,在2009年6月后的12個月內,A股共計首發新股282只,實際募集資金3877.216億元。
上一輪新股發行周期要追溯到2006年6月,因股改而暫停的IPO被重新開啟,至2008年9月再度暫停,28個月間共新發A股269只,而本輪282只新股發行僅用12個月,超額完成任務而時間不到上輪周期的一半,可謂一次大躍進。
在新發數量大幅增加的同時,IPO募集資金規模也在大幅增加。1年內A股新發股票共計募集資金3877.216億元,而上一輪28個月間共計募集6990.890億元,但前12個月募集不過2719億元。僅用上輪42.9%的時間就募集到相當于55.5%的資金。
而與這輪新股發行大規模提速同時存在的是,IPO公司地域、行業分布冷熱不均。數據顯示,北京、廣東、江蘇三省市首發新股融資總額分列全國前三,占比分別為35.3%、17.04%與9%。而青海與寧夏沒有一家。在行業分布上,資本貨物、多元金融、材料三板塊位列前三,電信服務、銀行、家庭與個人用品三行業未有新股發行。
IPO成少數人造富機器
卻為散戶絞肉機
A股IPO重啟一年,“富了公司,窮了散戶”,散戶資金迅速縮水,同時造就許多富翁。一只新股誕生一兩位億萬富翁已是平常,“批發”七八位億萬富翁也時有所聞。
中國股市富人榜榜單顯示,截至5月4日,開板僅半年的創業板就創造313名億萬富翁,持股總市值1686億元,平均持股市值為5.39億元。平均每家上市公司就有4名身家過億。
在IPO中暴富的人群,通常是公司高管、PE及上市公司的特別關系戶。
其中最耀眼的當屬公司高管,這部分人群又集中在民營企業居多的中小市值板塊,實為公司實際控制人。其次為暴富的VC/PE。據媒體獲得的最新研究數據,參股今年5月上市企業的17家VC/PE平均獲利30.74倍,而海外市場通常為投資機構帶來的平均投資回報一般低于3倍。兩者相比,國內市場帶來的投資回報,“簡直就是神話”。而高盛顯然為典型代表,其投資海普瑞狂賺65億元,大賺93倍,投資西部礦業最高狂賺130倍,類似的還有私募等投資機構,通常具有較好的人脈資源和特殊背景。第三類則是IPO公司的特別關系戶,包括親朋好友、利益既得者等裙帶關系,如萊美藥業的娃娃股東,華誼兄弟的藝人股東。“現在的暴利靠的是社會資源,并非尋找潛力優質的企業。”有市場人士說。
當然,我們也不能忘記券商。發行新股數量的暴增結合承銷與保薦費用的水漲船高,讓他們賺得盆滿缽滿。據WIND資訊統計,在新股重新開閘以來,IPO 企業平均上市發行費用為6366萬元,其中已實現上市的256家公司發行費用合計高達154.8億元,大部分進了券商投行腰包。主板、中小板、創業板 IPO發行費用分別平均為2.18億元、4868萬元、4485萬元,分別占實際募資的2.96%、5.93%、6.68%。
僅今年一季度券商就獲得36.44億元IPO承銷收入,與去年四季度29.63億元相比,環比增長22.98%。其中平安證券獲得5.18億元,居各券商之首。而中投證券去年雖只承銷3家公司——雅致股份、海普瑞和達實智能,但僅海普瑞就以148元高價超募近60億元,中投證券從中獲得1.78億元承銷費和2967.4萬元的保薦費,合計超過2億元。
IPO產業鏈條的潛規則
成市場詬病的熱點
IPO上市顯然已成為一條利潤豐厚的產業鏈,光承銷費一年就近百億,背后還有律師費、會計費、資產評估費、財務顧問費及財經公關費,而上市前的股權投資機會更可謂一本萬利。正是這利益鏈條,很容易讓擬上市公司、投行、會計師、律師事務所、財經公關公司、保薦人、部分官員等各方捆綁在一起。
公開信息顯示,如果一家公司準備上市,一般會提前進行準備,主要是為迎合上市需要進行各種會計手段操作,以形成公司三年上升趨勢。這樣,以發行人為核心,投行、會計師、律師事務所幾方很容易做同向操作。目的除上市外,更重要是提升發行市盈率,這事關各方從中獲取的利益多寡。比如,一家公司原始價值為1 億元,每股價值1元,上市發行后市盈率達到35倍,假設流通股增加20%,募集資金也是7億元,按照投行收取募集金額6%,獲取收入4200萬元;而如果讓上市發行后市盈率達到50倍,假設條件一樣,募集金額為10億元,則投行將獲得6000萬元的收入。
為達到這樣的高價發行,IPO鏈條上各環節會通力合作。很多保薦機構在其提供的詢價估值報告中做文章,一是抬高對未來業績的預測,二是增加可高估值的亮點,三是選擇同行業較高市盈率的公司進行比較,由此直接在詢價估值報告中將建議的詢價區間抬高。
但,發行費用并不是各利益方拿到的所有利益,背后還潛藏著更大的利益引誘。一些保薦代表人可拿到擬上市公司比較可觀的發行股份,并通過親戚朋友代持。一般保薦代表人不會直接違規作業,設立關聯投資公司直接參股更多見。只要不是被舉報或被調查,發現幾率不大。
高密度發行、高發行市盈率、高發行價格、嚴重超募、肥了券商等IPO鏈條上各利益分享者,這就是去年IPO重啟之后,30倍發行市盈率天花板被破除后的市場現象。但一級市場的造富運動與二級市場的連續虧損,引起市場強烈質疑。
頻繁破發
新股中簽“從萬幸成為不幸”
IPO重啟前,新股發行市盈率不超過30倍,質地較好的公司上市普遍獲得較客觀的漲幅。對普通散戶而言,中簽一度成為旱澇保收的“幸運之門”。然而,繼1月28日中國西電開啟新股發行體制改革以來上市首日破發第一單后,2月3日、5月20日,高樂股份、奧克股份又分別首開中小板和創業板股上市首日破發先河。散戶中簽也“從萬幸成為不幸”,中簽者虧損嚴重,參與網下打新機構也頻傳被套。
不僅如此,今年初和4月底、5月初,A股先后出現兩輪破發潮,并使破發常態化。有數據顯示,截至6月中旬,今年上市近160家公司有一半破發或曾經破發過。有9家公司股價較發行價折價20%以上。
高市盈率給市場徒增后患
數據顯示,去年上市的110多家公司首發市盈率平均為53.3倍,今年上市的150多家公司首發市盈率接近60倍,遠高于以往的20倍-30倍。其實新規下的第一批新股桂林三金等也很少超過40倍。市盈率之所以高企源自創業板首批新股,其發行市盈率普遍攀升到50倍-60倍,后一路飆升到76.48 倍、78.77倍、88.62倍,甚至最高市盈率竟超過100倍。
即便如今二級市場跌到2500多點,滬市平均市盈率僅17倍-18倍,深市中小板也已低于40倍,6月2日發行的4只新股平均市盈率還在50倍上下,前兩年盈利增長僅分別為24%和40%的皮寶制藥依然可達57.35倍。
近一年來新股上市首日破發情況一覽
代碼 名稱 上市日期 發行價(元)上市首日最低價(元)
300082 奧克股份 2010-5-20 85 76.08
002422 科倫藥業 2010-6-3 83.36 82.17
300086 康芝藥業 2010-5-26 60 55.88
002410 廣聯達 2010-5-25 58 56.01
002416 愛施德 2010-5-28 45 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