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報記者 忻尚倫
權證稀有,并不代表著其投資價值也將提升,只能意味著曾盛極一時的權證時代走向沒落。
作為配合股改進行的一項創新業務,2005年8月中國大陸的權證市場誕生了第一只權證——寶鋼權證。截至2009年8月19日,先后有95只權證上市,其中68只認購權證,27只認沽權證。據Wind數據統計顯示,40只權證共創造了232343億元的成交金額。
無數投資者卷入了權證漩渦中不可自拔,有一夜暴富者,一朝破產者更多不勝數。
“權證之所以得到短線客的歡迎,是因為它擁有正股沒有的T+0交易制度。”國金證券衍生品分析師范向鵬說道。不少喜歡快進快出的投資客在權證市場上一天做幾個來回,財富翻倍是瞬間的事情。
2007年6月21日上市的南航認沽權證(南航JTP1)開盤便被大單封于漲停,全天漲幅超過1000%。五糧液權證也曾在8個交易日內從3.5元升至11.67元,漲了2.3倍……但與此同時,巨虧的故事更比比皆是,以2007年5月30日至7月20日的兩波深市認沽權證炒作中,六成投資者虧損,共損失93億元。
作為曾經A股市場唯一具有杠桿效應的金融衍生品,權證將隨著股指期貨的來臨而逐漸消失。“相比股指期貨,權證沒有做空機制;而從杠桿來說,權證也就2-3倍的杠桿,期指目前可以有8倍的杠桿;同樣的T+0制度。權證優勢蕩然無存。”范向鵬如是說。他指出,由于境外的正股市場也有T+0,因此權證能夠同時生存。
“而目前國內權證市場沒有什么價值了。”范向鵬表示,因之前的優勢已經不在,“權證時代”即將成為過去式。“除非監管層有意推出備兌權證。但目前來看,國內投行的實力,尚不足以推行備兌權證。”
業內人士看來,如果將來要發行新的權證,其發行方式只能是“備兌權證”。所謂備兌權證,是指由標的資產發行人以外的第三方(通常為信譽好的券商、投行等大型金融機構)發行的權證,其標的資產可以為個股、一籃子股票、指數以及其他衍生產品。“但只有等國內投行具備發行能力了才能開展。”范向鵬認為,以目前券商的資金實力能發行備兌證者少之又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