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亮
近期媒體紛紛驚呼基金就是神州泰岳、東方園林等高價股的推手,大有指責之意:這么高價,你們公募基金也買?這么高的市盈率,你們公募基金照樣吃貨?
其實,筆者本意不想對基金經理的操作評頭論足。筆者認為,媒體的上述兩項指責可能都無根據,基金經理的高位吃貨同樣也論據單薄。
大眾媒體想要對一項專業投資發表意見,其實是件不容易的事。連華爾街日報這樣的老牌經濟報紙,也很難對巴菲特投資比亞迪這類案例進行評價,而等投資非常成功,大家都在佩服巴菲特時,媒體就開始大呼“老巴就是老巴,高手就是高手”。而去年投資不成功,美國媒體就說巴菲特老了。換言之,媒體評說永遠是滯后的,只可能從外圍替當事人擔憂,而局中人如何選擇,媒體無從知曉,也很難知曉。
當然,作為公募基金,那么多低價的股票不撿,追動輒上百的新股票,肯定讓持有人捏把汗。大眾媒體替大眾持有人出來質疑一把,擔心一把,未嘗不可。
而問題的核心其實是,基金經理投資這些高位股票有沒有相當多的、相當強、相當扎實的依據。譬如基金公司投委會是否嚴格執行流程、研究員是否調研充分、估值測算是否做足做透、是否做到風險平衡,如果公募基金著實做透了功課,目前沒有法規要求他們不能買這些高價股。
話說回來,部分公募基金介入的價格可能相對較低,現在賺頭還不少,因此,媒體冠以的“高價股的基金推手”的帽子是不是有點不地道。筆者也相信,個別公募基金可能就是在高價股的最高位進貨,那就只能當冤大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