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跳轉到路徑導航欄
不支持Flash
跳轉到正文內容

中國式稀土路:儲備制度是“抱佛腳”還是長遠規劃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3月02日 01:14  證券日報

   編者按:近日,包鋼稀土實施稀土原料產品戰略儲備的新聞,在業內引起了深刻反響。事件本身具有標志意義,意味著中國稀土儲備制度的初步建立,同時也將在一定意義上提高中國稀土的定價權。“中國式”稀土發展之路如何走?面臨著怎樣的機遇和挑戰?值得相關上市公司和投資者關注。

  張安文:發展中國稀土在于稀土之外

  ——專訪中國稀土學會副秘書長張安文教授

  □ 本報記者 于 南 楊 萌

  目前,對于稀土產業的界定還沒有一個統一、公認的標準。外界主要有兩種觀點,一種觀點認為稀土產業是稀土的開采、選礦和冶煉分離的集合,不應該包括稀土的應用部分。另一種觀點是稀產業應該包括除了稀土的開采、選礦和冶煉分離以外,把稀土新材料的生產包括在內。由于這樣一個定義的制約,所以造成了現在稀土產業“神龍見首不見尾”的尷尬局面。對于,我國稀土行業,中國稀土學會副秘書長張安文教授有這樣的見解“發展中國稀土在于稀土之外”。

  《證券日報》:我國稀土行業一直沒有一個明確的界定,究竟稀土產業鏈包括哪些部分?我國的稀土產業處于一個什么樣的地位?

  張安文:首先我們要界定一個概念,什么叫稀土產業?現在有很多人,包括從事稀土行業的人員都認為,稀土產業應該包括:永磁電機、彩電顯像管、平板電視液晶屏之類的產品。其實,這些不應該歸屬于稀土產業,把它們歸納在電機、顯示器等行業應該更加貼切,現在我們所謂的稀土產業到材料就為止了。講到稀土產業鏈,首先就是源頭的礦山,從礦山采出礦來,選出精礦,然后把精礦轉變成氧化物或鹽,再經過分離、冶煉的過程,然后變成金屬,當然有些情況下氧化物和鹽類也可以直接用,再由金屬、氧化物、鹽類做成材料就為止了。

  我國現在擁有全球50%左右的稀土資源儲量,并占據了全球95%以上的市場份額,國外稀土礦的開采很少,所以說我國擁有世界上稀土開采技術最高水平也不為過。不論從選礦、分離技術和幾個主要應用領域的材料生產,我們都擁有世界領先水平,如:發光材料、永磁材料、儲氫電池上應用的原材料等。當然目前,我國稀土產業中還有欠缺,欠缺的是裝備水平不高,日本現在在生產稀土產品時,運用的設備都是無人化、自動化的,而我國目前還存在一定差距,可以說,稀土產業的發展,不能只從稀土著眼,稀土產業的發展,還依賴于我國機械制造業的發展,依賴于計算機行業等周邊相關配套產業的發展。

  我國稀土行業的欠缺還體現在功能性產品上。有些高端技術和專利都在其他國家手中,目前國內不具備這些高端技術的自主開發和創新能力,因此造成我國出口東西還是原料類產品,而其他國家在購買過這些原料后,將高端的高附加值的產品銷售回中國,這就造成了我國稀土產業落后的假象。

  《證券日報》:從我國稀土行業發展來看什么樣的生產模式更有利于我國稀土行業的發展?

  張安文:我國稀土行業的發展,從我國50年代就已經開始了,曾經周恩來總理在十年規劃中提到了稀土材料的應用問題。經過將近60年的時間里,中國稀土已經從小做到大,從弱做到強,也形成了一些稀土行業中比較大的企業,通過這些年整合、重組、兼并等政府指導下的企業行為,中國的稀土企業上升了一個新的臺階,代表性的稀土企業如包鋼稀土、中國稀土隨著中國稀土行業一起做大做強起來。

  探索的過程是漫長的,在2003年時候,國家曾經計劃分南北而治,劃分出南北兩個稀土集團,雖然技術最終“流產”了,但經過政府指導下的企業行為也最終促成了幾個大集團。大集團生產比作坊生產優勢要明顯的多。由于是原料生產,企業越大,相對的生產規模,技術開發、融資、銷售都比較集中。而且從國家層面來講,集中管理10家企業要比管理100家企業容易的多,容易形成從價格到總量控制集中的良好機制。

  工信部曾經在稀土產業政策,包括發展規劃里面已經把我們的稀土以后若干年的長遠發展考慮進去,提出來了將來把我國100多家稀土分離廠,經過5年時間,2015年控制到20家左右,企業的相對數量少了,規模大了,容易形成集約化生產、集約化經營,更有利于環保治理等多方面的發展。

  《證券日報》:對于包鋼稀土最近準備建立稀土儲備資源,您認為這件事對于我國拿回稀土話語權是否有所幫助?

  張安文:包鋼稀土最近比較大的動作,國內外的反響也比較大,但是這個動作其實已經“醞釀已久”,具體規劃是準備建立一個20萬噸的儲備庫,其中有十個設施,內蒙古和包頭政府分別貼息1000萬元,由于不是直接投資,這么大的儲備量肯定就要占很大一部分的流動資金,這個資金有的可能是自有的,有的可能是貸款的,有貸款的話肯定就會有利息的問題。這件事是一件大事,也說明我們中國,從中央到地方到企業,對于把稀土儲備這件事提到日程上來真正的操作起來,并且已經初見成效,使中國在稀土事務上的話語權能夠“硬氣”起來,我想對國內稀土行業,對于我們國家稀土長遠的走向、平抑價格、資源的合理利用、建立一個大的稀土庫存有戰略上的意義。

  稀土儲備和其他方面儲備一樣,應該是系統工程。所謂系統不應該單獨從如何儲備這方面工作著手,拿包鋼來舉例,包鋼正在致力于西礦開發,從而逐漸減少主動礦的產出量。徐光憲院士等12位院士,曾多次聯名給國家寫的建議,就是要逐步減少我國主動礦的開采量,逐漸的停止開采,把寶貴的稀土資源放在礦山里可以長遠的延續利用。

  包鋼已經把包鋼在白云鄂博西礦作為下一階段重點項目來安排。包鋼西礦的開采量大概是每年1000萬噸,按照30%多的鐵礦含量,每年就能夠生產300多萬噸的鐵礦,其中只有1%左右的稀土含量,這樣不必去開采稀土礦利用西礦就能夠分離出稀土資源,可以有效的減少稀土“下山”有利于稀土資源的保護和長遠利用。

  我們一方面搞儲備,另一方面,我們一定要嚴格執行國土資源部對于每年度開采稀土礦總量的限制,像:江西、內蒙、福建等。如果我們一邊儲備,一邊拼命的生產,那么生產還是過量,產品仍然供大于求,而話語權和價格還是不由我們做主。總量控制和建立戰略儲備庫存同樣重要,如果沒有總量控制,哪怕我們全國都在儲備,其他地方還是在亂開亂賣,儲存再多還是不管用的。

  另外,對于儲備具體的模式,儲備的品種,儲備的量都是值得探討的具體問題,比如說究竟儲存什么品種的礦藏?儲備多大的量最為合適?比如說:包頭是以精礦為主,就是把輕稀土的礦大量儲備起來,這樣的話,減少尾礦的排放,將來逐漸減少主動礦的開發開采,使我們以后有精礦可用,這是很好的,但是究竟儲備多少還需要再考慮,因為要建立倉儲的措施,會有財務資金的發生,這些帳都要算清。而從稀土的應用來看,現在南方的中、重稀土顯然更為緊缺,那么我們是不是能夠盡快呼吁建立起新的中、重稀土的戰略儲備措施?用以保護在應用方面更為重要的稀土資源。

  還有一個問題是,我們應該掌握我國稀土資源的現狀,如果各部門能夠配合好,調查清楚我國現在稀土礦藏資源的總量的話,對于我們現在要儲存多少稀土資源有更大的幫助。我認為,價格的話語權,靠儲備本身會有一定作用,但是主要還要靠市場的供求關系來平衡。

  贛州稀土協會秘書長賴兆添:

  包鋼稀土儲備利于資源保護和市場穩定

  □ 本報記者 李京京

  近日,內蒙古包鋼稀土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對外公布:其下屬子公司被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批準實施----稀土原料產品戰略儲備。包鋼稀土此舉一出,在整個稀土行業引起各方面的關注,江西贛州素有“稀土王國”美譽,記者采訪了贛州稀土協會秘書長賴兆添:僅從稀土儲備上講,“包鋼之舉”起到了對資源的保護和穩定市場的作用,就儲備的形式,賴會長道:放在山里也是一種儲備,也可以采取減少產能的方式,開采出的成品儲備,這更多是在于保護稀土價格。

  去年受到經濟危機的影響,海外市場萎縮,稀土資源開采總量過大,導致稀土價格大幅下滑。在稀土整體價位偏低時,適時進行儲備,也不失為一種有效調節市場的舉措。從資源的貯備層次大致分為三級:一是國家對核心稀有資源的戰略性儲備,二是地方政府出于對本地資源的有效保護和調控儲備,第三種就是以企業為主體的資源儲備。華夏證券有色行業研究員張芳認為,稀有資源的儲備是一種發展趨勢,包鋼稀土作為國內稀土行業的龍頭企業邁出了稀土儲備的第一步,具有里程碑意義。同時在國家和政府的大力扶持下,某種意義上也是一種國家對稀土資源儲備的探索和鋪墊。

  早在上個世紀90年代,由國家發改委和經貿委牽頭決定成立南、北兩大稀土集團,大概設想是成立以包頭鋼鐵主導的北方集團,以中國鋁業主導的南方集團,由于各方面利益難以均衡,“后來就不了了之” 。目前,較比北方以包鋼稀土為首,南方稀土行業包括江西五礦在內的眾多稀土企業,整合難度較大,企業情況也相對復雜,記者采訪了贛州稀土礦業有限公司的相關負責人是否會效仿包鋼稀土的自儲模式,該負責人表示由于南北差異,和企業情況不盡相同,現階段不會采取此種方式,同時也會關注市場變化,不斷調整企業的策略。

  在關注稀土的大量儲備的同時,我們也擔心是否會影響到企業的利潤空間。華夏證券張芳研究員認為:控制和減少稀土的產量,價格會趨于回升上漲,足夠的貨源和良好的市場價位,對于企業是最大實惠;同時國家正在減少稀土的出口量,逐步實施產業轉移,國內市場的需求在不斷增長,稀土被廣泛應用到諸多領域。

  “中東有石油,中國有稀土”,我們是最大的鐵礦石買主,卻在全球鐵礦石價格談判屢屢碰壁。與此現狀所不同的是,在稀土領域我們是最大的賣主,中國完全可以有效控制世界稀土市場。近年來,日本、美國等西方發達國家紛紛加大了從中國引進“廉價”稀土的力度。有報道稱日本從我國攢足了20年的使用量并存放在了海底,居世界稀土儲量第二位的美國更是在2001年封存了該國最大的稀土礦芒廷帕斯礦,轉而由我國大量進口,此后,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也效仿美國開始禁止在本土開采稀土。很多人擔心,若干年后我們的稀土資源枯竭,轉而不敵買家庫存資源,就此賴秘書長表示:近幾十年中國不會出現這種情況,我們的資源還是相當豐富。在我們儲備稀土減少出口的同時,也刺激了美國準備開采本土稀土資源,當買得更便宜時商家肯定會來大肆進貨,而一旦貨品超過了自己生產的價值,聰明的商家也會拿起鋤頭。  

  要想在國際上有話語權,僅靠控制資源和出口是不夠的,更重要的是要掌握稀土核心技術專利、稀土應用市場、稀土產品標準。因此,我國要提高國家的稀土應用水平,從科技創新源頭抓起,加大科技投入,同時重視知識產權,實施知識產權戰略,搶占技術制高點。突破外資企業的技術限制,建立起我國自身的“高速公路”式的稀土產業鏈。

  稀土儲備救急救不了窮

  □ 白寶玉

  “中東有石油,中國有稀土。”這是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南巡考察時的一句話,側面道出了中國稀土大國的地位,國人對此皆是自豪不已。但中國稀土行業的現狀,卻很難讓人自豪起來。

  近日,包鋼稀土自掏腰包進行稀土戰略儲備的消息確實使國內無論是媒體還是公眾都耳目一新、值得叫好,畢竟由一家上市公司出面實施戰略儲備在當前國內還是相當希罕的。換一句話說,這也是不得已而為之的。

  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包鋼稀土出面收儲只能影響到短期的市場供給,從而提高稀土的價格,但一家企業很難長期與一個市場的供求來抗衡,除非它有足夠的財力。顯然,包鋼稀土不具備這個實力,除非國家出面收儲。

  無論是航天、航空、軍事等高科技領域,還是人們的日常生活用品,都能看到稀土的身影。因而,稀土又被譽為“工業維生素”,其對國民經濟的重要性不言而譽。

  而中國稀土儲量相對其它國家而言則是相當豐富。同時,我國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稀土礦開采和出口國。

  盡管我國稀土資源具有儲量大、礦物品種全、稀土配分好等特點,但中國稀土的定價權卻不在國內,相關企業卻是受益不多。

  在今天瞬息萬變的現代商業社會中,定價權才是最要命的。定價權能夠決定一個行業、甚至一個企業的命運。在中國大國崛起的過程中,這一點我們體會非常深刻。例如,每年的鐵礦石談判都讓中方吃夠了苦頭,主要原因就在于我們沒有定價權。而石油的價格,談都根本不用談,完全是OPEC說了算。正是由于我們沒有定價權,一直沒有建立起一個稀土版的OPEC組織,作為稀有金屬的稀土就像蘿卜白菜一樣被賤賣。

  據悉,從1990年~2005年,我國稀土的出口量增長了近10倍,可是平均價格卻被壓低到初始價格的64%。其中當然有生產無序、過度競爭的原因。當然,經過這些年政府的一系列調控,行業無序競爭才稍有改觀,但定價權一直沒有回歸,國際市場上的跨國巨頭們是不會輕易退出這場爭奪的。

  依筆者來看,中國當前應該動用巨額外匯儲備建立國家級稀土戰略儲備,因為稀土不僅具有重要的經濟意義,其在軍事上的價值也非常高。此外,應該將所有國內稀土礦產資源行政賦予1、2個國有獨資公司來經營,以此來加強稀土的開采和出口,從而集中談判的籌碼,繼而影響稀土的國際價格,最終以此來獲得稀土的國際定價權。

  從長遠來看,爭奪稀土定價權才是中國稀土行業的唯一出路,否則還是死路一條,稀土還會賤賣的。

  包鋼稀土儲備制度

  只是奪回定價權的第一步

  □ 本報記者 于 南

  在已探明的稀土資源中,我國占據著全球稀土儲量的67%,而全球稀土市場95%的供給來源于中國。

  經歷了50余年稀土產業從無到有、從低到高的發展,利益驅使下,稀土產業暴露出附加值偏低、亂開亂采等系列問題。而當人們把矛頭指向“如此大的儲量基數,本應利益最大化的運用資源財富,卻最終造成稀土白菜價的現狀實屬不該”之時,恐怕也不得不承認,稀土產業暴露出的問題不僅僅是稀土產業的,其恰巧反應了我國經濟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的必然。

  稀土產業“毛病”源起競相降價的無序競爭

  50年代起,稀土礦的開采、精選等技術迅速在全國各地普及開來,但技術的普及并沒有最先帶來在此基礎之上的技術升級與應用創新,反之,無序開采甚至偷開偷采,競相降價大打“價格戰”的景象充斥市場。

  然而,使人們“坐吃山不空”的夢想得以延續的是,全球稀土應用領域技術的飛速發展。如今,稀土資源被廣泛應用在農業、冶金、石油化工、玻璃、陶瓷、電光源等各個領域,甚至是顯示器發光材料、磁性材料、儲氫材料、激光材料、精密陶瓷、催化劑、高溫超導材料等高技術領域。

  中國稀土在利益和秩序混亂的市場共同驅使下被廉價的賣了出去,而輕易就用資源換回來的錢也沒能被“礦主們”用在科研投入和可持續發展上。與此同時,日本、歐美等國卻看準了便宜的“中國貨”,于是,封了自己的礦,靠購買中國稀土維系其各行業及尖端科研領域對稀土資源的嚴重依賴。

  管理層重視 稀土產業正在“脫胎換骨”

  為此,2005年始,以“稀土之父”徐光憲為代表的一批科研人員站了出來,兩次上書國務院,建議縮減稀土產量,并對稀土資源展開總量管理,從而扭轉稀土市場供大于求的局面(我國年產稀土15萬噸,而全球需求為12萬噸)。并在“2009中國包頭稀土產業發展論壇”的賀信中呼吁,建立稀土儲備制度從而平抑我國大量購買美國國債的風險。

  2007年起,國土資源部限制稀土生產8萬噸,小于世界需求總量;包鋼稀土籌備對稀土資源進行儲備的方案,并上報管理層;2009年,全國稀土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對《稀土精礦化學分析方法》等22項國家、行業標準進行了審定,落實了《高稀土鐵礦石》等18項國家、行業標準的制、修訂工作任務,提出了2010-2011年國家、行業標準項目制修訂計劃;同年,工信部研究編制了《2009年—2015年稀土工業發展的專項規劃》,并建立了包括稀土在內的“稀有金屬部級協調機制”,起草了《稀有金屬勘察和生產經營管理辦法》,還配合商務部完成了2009年稀土出口企業的資質審查工作,與國土資源部商務部就聯合編制稀土資源的勘探開發、加工生產、出口計劃進行銜接。從此,我國稀土產業進入了一個統籌管理、統一標準,快速發展的“新時代”。

  與此同時,在稀土產業科學技術的創新方面也是捷報頻傳,其中近期成果包括:清華大學、華東理工大學、天津大學等合作完成的“稀土催化材料及在機動車尾氣凈化中應用”;由北京有色金屬研究總院和有研稀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完成的“稀土功能材料用高品質金屬及合金快冷厚帶產業化技術及裝備”等。可以說,我國稀土產業的開采、精選、分離、新材料,甚至是部分應用技術已處世界領先地位。

  解決之道還要依賴技術全面提升

  然而在重大舉措和產業管理方案紛紛實施之后,人們并未快速看到如其所愿的景象。

  如今,我國部分稀土分離物質的價格仍遠低于國外同類“高品位”產品;甚至,出口的稀土分離產品被應用在外國生產的高精尖機械設備上后,再加以不菲的“附加值”賣回給我們自己。

  其實,這已不屬稀土產業范疇,只是應用稀土的科研領域“技不如人”就必須要承擔的代價。而唯一能夠取消這筆“開支”的辦法就是,科技水平的全面提升,創新稀土應用技術和市場,在各行各業,特別是高技術領域開拓更多新的稀土需求。

  對稀土儲備制度的設想

  前不久,我國最大的稀土產業上市公司包鋼稀土,宣布了實施包頭稀土原料產品戰略儲備方案,并得到自治區、包頭市、包鋼(集團)公司共同給予貼息的支持,興建10個稀土氧化物儲備設施(主要為輕稀土精礦資源,總儲備量超20萬噸)。對此,雖然業內仍有不同意見,且“儲備資金將主要由企業自行承擔”,但這終究標志著我國稀土儲備制度的正式建立。

  記者歸納了目前業內對這一制度的“謹慎”意見,具體集中于:這一儲備制度到底能在中國稀土定價權中起多大的作用?市場更為緊缺的中重稀土資源并未被儲備制度囊括其中;收購稀土產品的儲備方式應與“封礦于山”的儲備方式結合起來,并允許各企業出于利益考慮建立自行儲備機制,從而建立起全國層面上的“中國稀土儲備制度”等。

  結合上文,或許包鋼稀土建立的稀土儲備制度只是我國奪回稀土定價權的第一步,而稀土的定價權也并非僅靠稀土產業的自身努力就可以實現的。

  部分已涉足稀土材料及應用的上市公司包括稀土高科(600111)、中科三環(0970)、安泰科技(0969)、首鋼股份(0959)、中大股份(600704)、寧波韻升(600366)、津濱發展(0897)、太原剛玉(0795)、中金嶺南(0060)。

  下表為涉足稀土加工和應用的上市公司比較

  600255 鑫科材料實際控制人擬向公司注入巴彥淖爾市飛尚礦業有限公司和四川民族投資有限公司資產。

轉發此文至微博 我要評論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手機看新聞 】 【 新浪財經吧 】

登錄名: 密碼: 快速注冊新用戶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電話:95105670

新浪簡介About Sina廣告服務聯系我們招聘信息網站律師SINA English會員注冊產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