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陸洲
中國證券報記者多方采訪發現,今年以來,資本市場的并購重組活動趨于活躍,手段不斷創新,方案日益復雜,優化資源配置的導向進一步凸顯。與此同時,重組過程中不同利益群體的訴求相互交織,并購重組創新發展的潛力與空間仍然很大。
展望未來,業內人士認為,監管層有望在重組主體、交易定價、審批程序、風險控制、信息披露、中介責任等領域求得實質性突破,大力營造有利于并購重組的外部環境和內部制度,資本市場并購重組面臨新機遇。
今年重組不尋常
證監會第二屆并購重組委員會委員程鳳朝認為,通過價格發現來引導資源優化配置,是資本市場發展的一般規律。依托資本市場進行并購重組、實現產業升級和技術創新是所有企業成長壯大的有效途徑。
回顧去年以來A股市場的并購重組可以發現,煤炭、鋼鐵、電力等行業通過重組實現了產業整合(金牛能源整體上市、唐鋼系三公司合并、長江電力整體上市等),紡織、水泥、有色等行業通過重組實現了產業升級(華孚色紡借殼飛亞股份、海螺水泥通過并購改造低端水泥生產線),績差公司通過重組及時化解了風險(延長化建借殼ST秦豐等),還有不少央企通過重組提升了產業控制力和資源整合能力(葛洲壩等)。
在此過程中,證監會出臺了一系列法律法規,通過設立并購重組審核委員會,實行“雙審制”,加大把關力度,從源頭上完善監管;另一方面,監管層在項目審核上力求迅速、直接,力爭將審核對項目、公司和投資者的影響降到最低。此外,監管層還強化了對并購重組前后股價形成信息的監管,防范和約束股價敏感信息披露。
西南證券總裁王珠林認為,當前,資本市場并購重組已經由簡單的收購、保殼重組逐漸演變成以產業鏈和價值鏈為導向、以公司內在價值評估為基礎、綜合運用各種金融工具的系統工程。我國資本市場已進入存量公司調整期,這是資本市場進一步成熟的標志。
未來重組引人注目
歸納各方的看法,中國證券報記者了解到,由于歷史原因,我國上市公司的高比例持股結構與國有股東性質導致審批程序較為繁瑣,決策鏈條較長,公司的規范運作與治理結構水平均有待提高,市場投機依然存在。在這種情況下,監管層創新監管思路,有望在一些關鍵性環節和領域取得實質性突破。
簡化審批環節方面,按照“充分放權”的思路,監管層針對重組的審批有望進一步簡化,更加發揮市場的基礎性作用,更加注重程序性審批。
提高重組水平方面,有專家建議,要針對重組資產的財務指標和法人治理結構制定更加嚴格的標準。同時,完善交易決策和批準程序,增加股份支付等必要的并購工具,理順重組的利益機制,促使交易各方形成正確的并購動機和重組理念。
央企重組方面,國有股東或將通過資產重組、聯合并購、技術輸入等多種方式,做強做優央業控股上市公司,不斷加強其對市場資源的整合能力。
強化中介機構作用方面,有業內人士認為,應當逐步建立財務顧問對重組方輔導、驗收制度,加強事前把關,培育合格的資本市場進入者。
增強重組專業性方面,監管層有望通過組織上市公司相關人員的專業培訓和系統學習的方式,使企業精確理解立法的本意與初衷,在重組過程中合理運用。
打擊內幕交易方面,監管層有望進一步加大打擊和懲處內幕交易的力度,提高威懾力,以增強資本市場的透明度,維護資本市場的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