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明金維
為期兩天的2009年亞太經合組織(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于新加坡當地時間15日下午正式落下帷幕。本次會議的舉行,正值亞太地區乃至世界經濟都處在一個反思、變革和調整的特殊時期。領導人在關注危機形勢的同時,更加注重謀劃亞太地區大家庭的未來。
會議廣受關注
作為亞太地區機制最完善、層級最好的經濟合作組織,本次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會議受到各方密切關注。
在世界經濟發展重心向亞太地區轉移的大背景下,美國此次高調表示將“重返亞洲”。美國代表團也可謂“明星云集”,美國總統奧巴馬、國務卿希拉里·克林頓、財政部長蓋特納、商務部長駱家輝等聯袂出席,這使本次會議的受關注度進一步提高。
以13日和14日舉行的亞太經合組織工商領導人峰會為例,規模可謂空前。本次峰會共有超過1200多名代表與會,這些代表來自全球34個經濟體,大大超出了亞太經合組織21個成員的范圍。在兩天的正式會議上,包括新加坡、中國、日本和韓國的領導人在內,共有15位亞太經合組織成員領導人或高管在峰會上發表了主旨演講。另外,還有33位企業領袖和44位資深學者,參與了近20場的專題研討會。
在有關世界經濟未來的討論中,中國的積極作用得到了與會者的認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多米尼克·斯特勞斯-卡恩此前曾表示,中國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實施了大規模經濟刺激措施,并注重擴大內需,這是正確的做法。
在會議舉行期間進行的一項現場調查顯示,多達71.3%的與會者認為,中國在推動世界經濟復蘇中發揮了“強有力”的作用。其他一些調查也顯示,多數與會者對中國在世界經濟復蘇過程中的貢獻和積極影響表示贊賞,并認為中國在金融危機后對國際競爭采取了更加開放的態度。
尋找新經濟增長模式
聚焦國際金融危機最新進展以及后危機時代全球經濟發展方向,是本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的最重要內容。領導人認為,當前世界經濟形勢已有所好轉,國際金融危機的最嚴重時期已經過去。但與此同時,世界經濟復蘇的基礎仍不牢固,未來仍面臨許多風險和挑戰。
隨著世界經濟逐步趨穩、向好,本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對于未來的關注更加明顯。其中,如何實現經濟的強勁、均衡和可持續增長,是大家最為關注的話題。
過去一年多,國際金融危機席卷全球,對亞太經合組織成員造成巨大沖擊。盡管金融危機最嚴重時期已經過去,但未來世界經濟增長仍面臨潛在下行風險。目前,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亞太經合組織成員認識到,危機前的增長模式不可持續,尋找一種平衡、包容和可持續的經濟增長模式成為當務之急。在本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期間,關于這一問題的討論,占據了相當大的篇幅。
根據會議發表的聯合聲明,所謂“平衡”,就是要確保成員的宏觀經濟政策、金融監管和結構性政策作為一個整體,有助于經濟實現更加平衡的增長,有助逐步解決儲蓄和投資失衡問題。
所謂“包容”,就是要確保更多的人可以分享到經濟增長提供的機遇和帶來的好處。此舉有助于各成員更好地抓住全球化帶來的機遇,并更好地應對全球化帶來的挑戰。
所謂“可持續”,其中一個重要方面就是要重視環保問題,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帶來的挑戰。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重申,支持在今年年底舉行的哥本哈根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上達成一項富有雄心和平衡的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