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曉
□本報記者 任曉
作為全球兩大碳排放國的中國和美國,在哥本哈根會議召開前夕,除了需要就限制溫室氣體排放問題達成某種一致外,從長遠看,雙方都需要尋求引領長期經濟增長的新引擎,而新能源無疑是順理成章的選擇。
分析人士認為,未來雙方在環保新能源方面的可合作領域十分廣泛,中國的新能源產業發展前景樂觀。
合作領域廣泛
分析人士認為,中美共同應對氣候變化的合作前景非常廣闊。估計雙方優先合作的領域可能為對加強能源安全貢獻潛力最大的領域和能從直接合作中獲得最大收益的領域。考慮到新能源汽車、節能建筑、碳捕獲和儲存以及生物能源是美國新能源企業準備進入中國市場的主要方向,分析人士將其視為中美能源與環保合作的四大突破領域。
莫尼塔能源行業分析師陳鵬宇認為,美國和中國對煤炭的依賴使雙方在進行大規模投資、研究、開發和使用在燃煤發電廠進行碳捕獲與封存的新技術的合作十分迫切;兩國都有極大的潛力以低成本甚至無成本的節能措施降低各自的碳排放量;中美兩國都有開發先進電網的需求;都需要推廣可再生能源,大力開發和廣泛使用太陽能、風能和其它可再生能源,以使各自的電力系統低碳化。
推動國內政策出臺
分析人士表示,從目前情況看,市場預期已久的新能源領域刺激政策可能會加快推出。
一是新能源振興規劃。中金公司研究部研究員陳華表示,市場一致預期,新能源振興規劃目標為,2020年中國實現風電總裝機1.5億千瓦,核電總裝機7500萬千瓦,光伏總裝機2000萬千瓦。
二是智能電網建設。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副總工程師胡學浩近日透露,國家電網近期將針對智能電網出臺兩項重要文件,一是智能電網發展規劃綱要,二是關鍵技術研究框架。
胡學浩介紹,智能電網的建設規劃具體思路為:在2020年之前分三個階段實施,第一個階段為2009-2010年,主要是研究和試點;第二個階段是2011-2015年,智能電網將大規模實施;第三階段是2016-2020年,實現整體的完善和提升。他還透露,目前國家電網公司正在加緊制定我國智能電網的技術標準,其中包括近200項標準,具體標準的確定正在研究討論中。
陳華認為,國家還可能出臺加大對電網接入風電補貼力度的政策。目前的上網電價水平已經使得風電運營商享受10%以上的合理回報,運營商的積極性高漲,所以我國風電發展的瓶頸在電網接入。提高銷售電價補貼,可以刺激電網接入風電的積極性。
光伏固定電定價政策也可能逐步明朗。陳華統計,中國各類機構共已開工建設或宣布即將開工13GW(1300萬千瓦)的光伏電站,但由于電價未明,目前均處前期階段,未能簽訂組件訂單。
有分析師表示,新能源產業長期發展趨勢明確,資本市場上可以關注具有核心技術和競爭優勢,從國家政策產業中受益較大、具有明確業績增長預期的優勢低碳行業和上市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