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湘源
匯金的再度增持最重要的意義,就在于以實際行動說明,解禁不等于減持。
自去年9月19日開始的為期一年的匯金增持行動,本來已經于國慶前宣告結束。匯金增持行動的結束一度被市場解讀為重大的利空,因為接下來的十月,市場不僅將迎來流通受限股開禁以來最大的解禁高潮,而且最大的解禁股除了中石化之外,就是工行這個權重最大的銀行巨無霸。
大小非減持對于市場來說,雖然已經不像一開始非流通股進入全流通的初期那么被視為洪水猛獸,但是,此次最大解禁高潮和解禁巨無霸的光臨與以打包上市為最大特色的創業板的開盤在即不期而遇,市場在面臨巨大的擴容壓力的同時面臨著更大的心理壓力。在這種情況下,匯金再度重啟其對三大行的增持行動,不管其著力的重點是否在意于托盤或托市,至少對于消除人們對大小非減持壓力的余悸,有著較為積極的現實意義。
人們在全流通的理想化追求行將成為現實的同時,之所以反而轉變為一種莫名的恐懼,原因除了在過于理想化地追求全流通的時候忘記了資本的逐利本性之外,也是與在對全流通的理解上過于脫離了沒有絕對的全流通而只有相對的可流通的實際有著很大關系的。全流通對于三大行這樣的國有控股銀行股以及以中石化為代表的大型央企國有股來說,“解禁不等于減持”的意義其實主要并不在于一時性的穩市托市之所需,即使從穩定企業本身經營管理本身的需要來說,也是不言而喻的。更何況,在金融危機的背景下,就連標榜自由資本主義的歐美國家也在不避“國有化”之嫌,不遺余力地強化國有資本對主力銀行的控制。既然大家都意識到金融危機的威脅還沒有遠去,那么,有什么理由簡單地認為目前發生在銀行等一些重要壟斷性領域的“國進民退”就一概不是進步而是一種倒退呢?
我們在判斷匯金再度增持這樣的重大市場事件的時候,需要看重的主要是它的市場意義而不是什么理論意義。匯金畢竟不是中國股市的平準基金。對于流通率隨著大小非的解禁而超過了50%的我國股市來說,未來最大的問題也不是流通壓力的問題,而是利益分配不公的制度問題。市場所期待的不僅是一顆“解禁不等于減持”的定心丸,更是一個建立在“三公”制度基礎上的健康穩定持續發展的市場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