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跳轉到路徑導航欄
跳轉到正文內容

環保特區:開辟低碳經濟試驗田

  在剛剛閉幕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峰會上,胡錦濤主席提出大力發展綠色經濟、低碳經濟和循環經濟的四項措施,標志著中國進入了一個綠色發展的新階段。實施綠色發展戰略,關鍵是建立保護與發展的體制機制。率先在全國建立第一個環保特區,利用優勢,發展優勢,探索綠色增長之路,為全國發展方式轉變提供借鑒。

  ⊙夏鋒

  

  國際金融危機的外部沖擊與國內增長方式轉型疊加在一起,交織在一起,使經濟快速增長與資源、環境約束這一矛盾全面凸顯,迫切要求建立低碳增長的體制機制,促進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9月22日,胡錦濤主席在聯合國氣候變化峰會上明確提出中國應對氣候變化一攬子有力措施,明確了我國實施低碳增長和綠色發展戰略的決心。在這個特定背景下,盡快建立第一個環保特區,探索低碳增長的體制機制創新,既是履行中國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承諾的重要體現,也可以為我國發展方式轉變提供重要借鑒。

  

  實現低碳增長的關鍵是實施綠色發展戰略

  1、大力推動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推進綠色發展戰略,根本在于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轉型。要實現這一轉型,迫切要求把優先發展低碳經濟作為建設環保特區最有力的突破口,探索建立有利于節約能源和保護環境的長效機制和政策措施,實現“低碳化”的發展目標。

  (1)研究制定低碳經濟發展計劃。具體來說,低碳經濟發展模式就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三低三高)為基礎,以低碳發展為發展方向,以節能減排為發展方式,以碳中和技術為發展方法的綠色經濟發展模式。

  (2)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著重發展生態農業、規模化清潔能源工業、旅游業等優勢產業,并利用區位優勢把擴大對外開放和結構調整更好地結合起來。一是實行最嚴格的產業準入制度。二是充分發揮碳匯潛力。

  (3)促進低碳前沿技術和相關產業的發展。增強自主創新能力,開發低碳技術和低碳產品。我國能否利用后發優勢實現低碳經濟發展,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自主創新能力。

  (4)加快轉變消費模式和生活方式。提高居民環保意識、低碳意識。節約資源能源、注重生態環保以及切實采取行動的意識,樹立全社會綠色消費意識和綠色生活觀念。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如《限塑法》。在相關法律法規中明確規定消費者為其消費過的廢品承擔一定的回收利用義務等。同時應注重運用經濟手段,鼓勵企業生產環保產品,使相關法律和規定真正得到落實。

  (5)積極運用政策手段,為綠色經濟發展保駕護航。開征碳稅和推行碳交易。研究表明,開征碳稅和推行碳交易被認為是富有經濟效率的政策手段。近期在中國征收低稅率碳稅對經濟的影響并不大,但對抑制二氧化碳排放和促進低碳經濟的發展作用明顯。環境保護和稅務等部門應密切協作,充分利用節能減排與低碳經濟發展之間的政策協同關系,建立支持低碳經濟的市場體系和政策體系。

  2、加大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開發與利用。我國蘊藏著豐富的可再生清潔能源,主要包括太陽能、潮汐能、波浪能、海流能、溫差能、風能、生物質能和鹽差能。據專家預測,可再生能源將成為21世紀沿海地區和島嶼重要的補充能源。目前已利用和規劃利用的可再生能源大都為太陽能、海洋風能。與我國豐富的可再生能源相比,利用開發還比較落后。

  (1)加大對可再生能源利用的金融支持。拓寬融資渠道,實現投融資的多元化。鼓勵民間資本進入可再生能源領域,提高各類主體對可再生能源自主開發的權力;擴大利用外資的范圍和力度,按照國際慣例采取特許經營、參股、控股、BOT、BT等方式吸引外資;積極爭取國際能源組織、國際金融組織及國外企業的支持與合作;建立可再生能源產業發展投資基金,營造良好環境,吸引包括私人資本的多樣化資本,創造條件鼓勵優秀的可再生能源公司上市。

  (2)加大可再生能源的稅收支持。設置免稅期間和低稅率。為支持可再生能源開發企業的發展,建議從“開始獲利年度起”給海洋能利用企業設置免稅期,或適用低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如15%);延長虧損彌補期限,并允許實行加速折舊法,盡快收回固定資產投資。

  (3)制定加快可再生能源利用發展和建設的鼓勵性政策、法規和制度。重點解決可再生能源發電項目立項、電力收購、企業盈利三大問題。在項目立項上,有關主管部門應予優先立項。在售電上,規定電網企業應當全額收購其電網覆蓋范圍內、符合技術標準的可再生能源電力,并且在線路的聯接和費用承擔上雙方依法分擔。在價格上,實行有較長固定期限的保護性電價。

  

  盡快建立第一個環保特區

  1、環保特區的基本內涵。2008年全國政協十一屆一次會議,政協委員遲福林教授首次提出“環保特區”的概念。

  所謂環保特區,是在堅持開發與保護并舉的原則下,劃定一個特定的區域,采取嚴格的環保措施,運用世界上先進的治理環境技術和治理機制,治理各種污染,采用嚴格、科學、有效的環境保護標準進行工農業生產和從事經濟運行、城市管理的特定區域。在此基礎上,制定和實施綠色發展戰略,充分利用本地區生態資源優勢,通過政策支持和體制創新,大力發展以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為重點的環保產業,把潛在的資源優勢轉變為現實的經濟競爭優勢,使經濟和環境協調發展的一個特定區域。

  (1)實行最嚴格的環境保護措施。環保特區的建設和發展都要以保護生態環境為前提條件,把保護生態環境放在經濟社會發展的首要位置,同時運用世界上先進的治理環境技術,采用嚴格、科學、有效的環境保護標準進行工農業生產和從事經濟運行、城市管理。

  (2)利用優勢,發展優勢。建立環保特區的目的不是限制發展,而是適應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要求,堅持開發與保護并舉的原則,充分發揮本地區獨特的生態環境、自然資源、區位優勢,以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等環保產業開發為重點,走出一條經濟、社會、資源、環境、人口相互協調和相互促進的“綠色發展”道路。

  (3)建立環保特區的關鍵是體制機制創新。環境保護涉及環境治理體制、生態補償機制、財稅體制、干部考核機制等。建立環保特區,關鍵是通過深化改革,建立有利于保護與發展的體制機制,把本地區資源的潛在優勢轉化為現實的經濟競爭優勢。

  (4)建立環保特區重在弘揚綠色文化、生態文化。黨的十七大首次提出要“建設生態文明”。建立環保特區,重在通過宣傳,使每一個社會成員樹立綠色發展的理念,增強生態保護意識,推進綠色生產、綠色消費,建設生態家園。

  2、建立環保特區,為我國實現低碳增長、綠色復蘇提供示范。近幾個月來,中央陸續推出了一系列調整產業結構、提高能效、發展清潔及可再生能源政策措施。建立環保特區應成為國家實施低碳增長戰略的重要內容。

  首先,它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具體實踐。科學發展觀的重要內涵之一就是“可持續發展”,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實現經濟發展和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

  其次,它符合我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要求。進入新世紀以來,“三高一低”的增長方式沒有根本改變,甚至在某些地區有強化的趨勢,資源短缺與經濟增長之間的矛盾越發嚴重。國際金融危機暴露出傳統的發展方式難以為繼,迫切要求經濟增長機制轉型。建立環保特區,實現綠色發展,可以為我國經濟發展方式轉型提供示范和經驗。

  第三,它是中國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戰略舉措。就全球變暖而言,一些西方國家將矛頭指向中國。世界銀行指出在全世界污染最嚴重的前20個城市中,中國占到16個之多;有西方學者的研究顯示,當前中國的溫室氣體總排放量全世界第二。建立環保特區,既是中國履行國際承諾的具體體現,也是應對國際社會壓力的重要舉措。

  3、爭取在新一輪財稅體制改革中成為國家生態補償試點。把環保特區建設目標納入我國“十二五”規劃,建立與生態補償相適應的財稅體制。形成有利于生態補償的轉移支付制度,試行排污權交易制度,試點征收生態補償稅等綠色稅種,提高生態補償水平。

  

  海南有條件在低碳增長方面先行先試

  當前,海南全省上下正全力推進國際旅游島建設,也即將得到國務院的正式批復。海南獨特的自然資源是海南經濟社會發展的最大資本,也是國際旅游島建設的根本優勢和生命線。海南如果不能保持良好的生態環境,就失去了建設國際旅游島的基本優勢。

  從現實情況看,海南生態建設并不樂觀,環境保護壓力巨大。例如,海南與其他沿海發達省市相比,經濟總量小,但單位產值的資源消耗量已經超過廣東、上海、浙江、福建等省市。2007年海南萬元生產總值能源消耗量為0.898噸標準煤/萬元,雖然處于全國較低水平,但與北京、廣東、上海、江蘇、福建等發達省市相比,還存在較大差距。目前,海南的生態文明指數已經跌入中低水平行列。

  海南有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和生態優勢,同全國其他地區相比,有條件走上綠色發展之路。當前,海南正處在發展轉型的關鍵階段。以建設國際旅游島為載體,率先把海南建成全國第一個環保特區,探索保護與發展的體制機制創新,著力構建具有海南特色的服務型經濟,變潛在的資源優勢和生態優勢為現實經濟競爭優勢,就有可能成為我國綠色發展的先行地區之一,這也是從海南現實出發,最大限度地利用優勢,保護優勢,實現綠色發展的重大戰略抉擇。

  (作者系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海南發展研究所所長)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手機看新聞 】 【 新浪財經吧 】

登錄名: 密碼: 快速注冊新用戶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簡介About Sina廣告服務聯系我們招聘信息網站律師SINA English會員注冊產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