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韓杰
9月21日中國創業板的首批10家公司集體招股,創業板開市的腳步臨近。如何才能使創業板辦成功,使其為中國的經濟發展服務呢?從香港創業板的成功與失敗中,或許對中國創業板有所啟示。
10年前的11月,香港創業板呱呱落地,之后隨著科技網絡股浪潮盛極一時,但是隨著網絡股泡沫的破滅,香港創業板由盛轉衰,發展幾近停滯。目前的香港創業板市場,投資者參與熱情低,交易不活躍,新上市企業數寥寥無幾。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得香港創業板到了目前這種尷尬的地步呢?最根本的原因是整個市場上市企業質量的下降,一方面優質企業不斷轉去主板,另一方面卻鮮有新的成長型企業上市予以補充。而造成新企業不愿意上市的原因主要可以歸結為以下幾點:
其一,二級市場成交量萎縮、交易極不活躍。從反映交易活躍度的指標換手率看,香港創業板的換手率遠低于香港的主板。成交不活躍的二級市場必然影響一級市場的籌資,會對股票價格有較大的打壓,影響投資收益率,因此打擊了相關企業的上市熱情。
其二,二級市場市盈率偏低。交易不活躍導致創業板市場上股票的市盈率普遍偏低,一級市場無法以較高的價格定價,這就很難吸引企業來上市。從2004年到2008年,香港創業板的市盈率分別只有28.65、22.94、21.86、44.91、8.01倍,遠遠低于同樣以中小企業上市為主的深證中小板。香港創業板2004年至2008年上市的企業總共只有41家,也遠低于深圳的中小板。
其三,再融資困難。香港創業板市場再融資難的問題進一步阻擋了企業的上市動力。香港創業板對上市公司再融資有較高的門檻,阻礙了企業的籌資需求。
從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市場成交低迷。那么香港創業板為何在盛極一時之后突然陷入成交低迷、交易不活躍的窘境呢?這其中有政策的原因也有市場的原因。歸納起來主要有四個方面:一、市場過度投機和炒作。脫離基本面的暴漲之后的暴跌使投資者損失慘重,在一段時期內不再入市交易。二、缺乏保薦人機制。香港創業板的運作思路是買者自負,而反觀目前最成功創業板市場之一,英國的另類投資市場,其成功主要歸功于嚴格的保薦人機制,由投行承擔起監管公司的職責,大大降低了投資者的投資風險。三、上市監管過于寬松,高管頻繁套現離場,很容易挫傷投資者的信心和投資熱情。四、投資者單一。由于創業板中經常出現虧損企業和長期停牌企業,很多大型評級機構對其評級較低,部分基金更是規定不準投資創業板公司,令創業板的吸引力大大降低。
要使中國創業板在推出后長久保持繁榮發展,香港的教訓值得借鑒。首先要加強對上市企業的監管,對高官套現設置一定的標準;其次,要積極引進機構投資者,市場投資者的類型要多元化;再次,要完善保薦人制度,加強其對上市企業的后續監管;最后,要加大對市場操縱和內幕交易的打擊力度,同時采取相關的措施遏制市場的過度投機。另外考慮到市場是不斷變化的,不斷會遇到新問題新情況,所以制度必須隨著市場的變化不斷改革。
(作者系申銀萬國期貨有限公司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