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習記者 朱宇琛 ○編輯 張亦文
專家提醒,即使該基金觸動“救生艇”條款,能否成功套利仍存在不確定因素
⊙見習記者 朱宇琛 ○編輯 張亦文
創新封基建信優勢的“救生艇”條款引發資金搏殺日趨激烈。昨天,建信優勢創出上市以來最大成交量。與此同時,基金折價率繼續收窄,但最終停在15.3%的位置遲遲不破“救生艇”條款大限。面對越發強烈的套利預期,已經連續58個交易日維持15%以上折價率的建信優勢,在今明兩日可能會面臨更激烈的資金搏殺。
昨天,建信優勢承接上一交易日走勢繼續跳空高開。雖然全天成交情況一直較為平靜,但到收盤前三分鐘,即深交所尾盤集合競價階段,建信優勢突然出現69.5萬手的巨量成交,占當日總成交量的45%。在此尾盤巨量成交的推動下,建信優勢全天成交總額達到1.1億元,是該基金上市以來的最大成交量。
對此,分析人士認為,由于市場廣泛關注建信優勢越來越逼近的“救生艇”條款觸動日期,而收盤價對基金的折價率有至關重要的影響,因此資金集中在尾盤進行激烈“搏殺”。而由于15日建信優勢仍然沒有突破15%界限,相信未來兩日的市場表現會更多地引起關注。
也有分析人士提出,雖然建信優勢的套利機會頗受重視,但若該基金最終觸動“救生艇”條款,仍將在運作上面臨不確定因素。
首先,建信優勢在觸動“救生艇”后,是否一定會出現目前計算的15%以上的套利空間?基金分析師普遍認為存在不確定。
“從現在起,到轉型開始,至少需要三個月左右的時間。”銀河證券基金研究總監王群航表示,“在此期間,股票市場的點位至少要與現在持平,如果股指下跌,基金凈值縮減,套利的空間不僅可能減小,甚至可能消失殆盡。”
長城證券基金分析師閻紅也提及,基金契約中規定,“封轉開”必須經過份額持有人大會決議通過。若當時基金折價率仍大,相信轉型沒有懸念。但若當時市場向下,擠壓套利空間,同時持有人對后市表現也不樂觀,則未必會同意基金轉型。“一切都要看當時的市場情形而定。”閻紅說。
而“提前封轉開”帶來的第二個問題則是,若建信優勢最終確定轉型,會否面臨由于套利機會顯現而形成的贖回壓力?對此,基金分析師的意見則出現分歧。
銀河證券王群航表示,基金的確可能面臨贖回、甚至巨額贖回的壓力。而一旦發生巨額贖回,基金就出現了剛性的賣盤需求,繼而使凈值遭受影響。而凈值表現又將繼續刺激贖回舉動,最終可能引發中國開放式基金發展史上的首次‘巨額贖回’現象。
但長城證券閻紅則有不同觀點:“壓力固然存在,但是否會出現巨額贖回,與基金‘封轉開’后的市場走勢密切相關。若到時市場向好,持有人對基金后市的表現仍然具有信心,也有可能選擇繼續持有。”天相投顧副總于善輝也有類似觀點:“作為創新封基,投資人其實更應該從建信優勢本身的投資價值來看,而非單從短期套利目的來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