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周翀
截至7月底,規模全球第三,證券化率95.4%,累計為企業融資5.4萬億元
經過18年(以滬深交易所成立計)快速發展,我國資本市場已初步實現與國民經濟地位和“當量”的匹配。
據統計,截至今年7月底,滬深股市總市值23.57萬億元,流通市值11.67萬億元,全球排名第三,與我國GDP國際排名相同;上市公司從1991年底的14家發展到2009年7月底的1628家,18年間增長115倍;上市公司總市值占2008年GDP比例約95.4%,資本市場規模與GDP規模總體相當;境內資本市場累計為企業股票融資2.5萬億元,企業債券融資2.9萬億元。
2008年,我國商品期貨成交量已占全球的三分之一,中國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大商品期貨市場和第一大農產品期貨市場。
截至目前,我國金融、電力、石油、石化等各領域的骨干國有企業已經上市,國有控股或參股的上市公司大都成為各行業的領軍企業。經過股權分置改革,國有資產定價交易市場化,原來國有股的資產增值效應明顯。
作為資本市場參與主體,證券中介機構規范化程度明顯提高,逐步納入創新發展的新軌道。截至今年7月底,107家證券公司總資產2.02萬億元,凈資本3322億元,管理客戶資產9.66萬億元,今年前7個月證券公司累計實現凈利潤578億元;61家基金管理公司共管理502只基金,基金總份額2.29萬億份,基金凈值2.55萬億元。
與資本市場快速發展相應,投資者的規模日益壯大。截至今年7月底,股票投資者開戶數近1.33億戶,基金投資賬戶超過1.78億戶。資本市場成為廣大人民群眾財富管理的重要平臺。
值得注意的是,我國資本市場在汲取新中國60年來物質、精神養分,實現自我快速發展的同時,服務國民經濟全局的能力也在不斷提升,有力支持了實體經濟又好又快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