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類險企兩種打新態度
證券時報記者伍起
中國建筑昨日上市大漲,這讓積極參與打新的大型保險機構斬獲頗豐。不過,有數據顯示,保險資金“逢新必打”的局面開始轉向,大型保險機構打新策略更趨于謹慎,中小險企打新熱情則更為積極。
按照保險資金來源,此次成功獲配的保險公司主要包括中國太保、中國平安、泰康保險、中國人保、中國人壽、新華保險和太平保險這些大型保險公司。以中國建筑昨日收盤價推算,保險機構賬戶浮盈大多超過億元規模。其中,“申購王”中國人壽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獲配了約5.4億股,昨日獲得浮盈12.64億元;泰康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獲配4.92億股,浮盈11.51億元;太平洋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獲配不到4.9億股,浮盈約11.4億元;中國平安資產管理獲配4.2億股,浮盈近9.83億元;中國人保資產獲配3億股,浮盈近7.02億元。僅這5大保險資產管理公司就獲得賬面浮盈余約52.4億元。
而截至昨日,占據申購數前五席的平安、人保、華泰、太保和國壽資產管理公司則從四川成渝打新中,分別獲得浮盈2007.43萬元、1736.78萬元、1367.69萬元、1302.58萬元和1070.99萬元的賬面收益。
與前年保險機構“逢新必打”的情況相比,眼下卻出現了大型保險公司青睞大盤股,中小保險公司偏好中小盤股的新現象。分析人士指出,在此前桂林三金、家潤多、萬馬電纜等中小盤股發行過程中,幾家大型保險資產管理公司卻顯得分外“冷靜”,并且大多處于缺席狀態。其中,積極參與打新的平安、人保、國壽、華泰、新華等保險資產管理公司并未全部參與其中,即便是悉數捧場的太保、泰康兩家資產管理公司,無論是從申購數量或是占比來看,都顯得熱情不高。不過,上述三只中小盤股仍受中小保險公司青睞,包括華安、渤海、陽光、都邦等多家中小型保險公司均有所參與。
對此現象,保險資產管理公司相關人士向記者表示,“中小保險公司資金量有限、投資渠道較窄,相比其他投資而言,打新收益相對穩健,中小盤股更適合中小保險公司配置。并且新股發行制度改革之后,也更利中小保險公司打新,因此,其打新熱情也顯得更為積極。”
上述人士指出,對于大型保險公司而言,在新股發行制度改革之后,中小盤股破發風險高于大盤股,這也是大型保險公司更加青睞大盤股的原因所在。而保險公司對破發風險、鎖定期風險的重視,以及大型保險公司投資渠道的拓展,使得這些保險公司更加重視風險控制,而不再將投資獲益的目光局限于打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