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證能源評論
□本報記者 邢佰英
如今電網建設,似乎已被風電、太陽能等新能源電源建設遠遠甩在了后面。智能電網的提出,表面看在實現與國際“接軌”,實際上更是國內風電等新能源大規模的并網需求倒逼所致。
以風電為例,近十年,我國風電裝機年均增長70%,約為世界風電年均增速的兩倍。正醞釀的“新能源產業振興規劃”可能把2020年風電裝機的目標提升到1.5億千瓦,意味著從2009年到2020年的12年間,全國風電裝機將凈增1.38億千瓦,年均新增裝機約1200萬千瓦。
粗略計算,2020年全國風電發電比例將達到8%-9%,西北等局部地區將接近20%。由于電網建設以及其他調峰電源建設嚴重滯后,相當比例已裝配運行的風電機組在白白空轉,風電并網、風電調度成為橫在風電發展路上的兩大“絆腳石”。而風電特有的來風時間不確定、電能質量不確定等特性必將使電網承受極大的沖擊。
國家電網有關人士舉例說,目前,我國電網建設水平遠遠不能與風電裝機增長速度相匹配。就好比一碗水潑進另一碗水,必然導致第二只碗里的水溢出來,但如果一碗水潑進一個游泳池,水就不會溢出。簡而言之,若想順利“接納”風電,電網需要大力擴容,同時還需要完成電網的智能化,以滿足新能源分布式電源的接入要求。
除了容量夠大的強有力電網之后,還需要足夠量的其他調峰電源,以保證風電在接入和切出的時候不會威脅到電網的穩定運行。
然而,在國內該問題的解決面臨著技術層面以及政策層面的雙重阻礙。我們看到國外的風電基本都屬于分布式,風電機組容量較小,能夠做到就地消化,避免長途輸送。而在中國,就地消化風電、太陽能等新能源幾乎是不可能的,我國能源分布西多東少而電網布局東強西弱的現狀,決定了新能源發電必然要走長距離輸送、大容量輸送這座“獨木橋”。
國外對于風電并網發電設立了嚴格的準入標準并強制執行,但在我國,盡管目前也有風電并網技術標準,但為了促進風電發展,并未強制執行。這在一定程度上導致電網對于新能源的接入“不買賬”。分析人士認為,一方面,亟待建立并完善科學的風電入網標準,另一方面,國內的區域電網之間需要實現無障礙互聯。
然而,即便是遠距離、大容量輸電的問題解決了,如何實現調峰還是棘手的問題。中國電力科學院有關專家介紹說,由于我國現行標準沒有要求現有運行風電機組參與系統頻率調整,為保證電網頻率維持穩定,在風電大規模接入“發力”的時候,其他傳統電源的“出力”需要相應降低,因此需要與風電大致比例的其他電源緊隨風電的“節拍”參與電網調頻,以保證電網穩定運行。
此外,我國的傳統能源以火電為主,水電比例較低,快速調節機組少且運行制約因素多,難以為風電大規模接入提供“后備軍”支持。不難想像,未來需要大力配套建設相應容量的調峰電源,以“備戰”風電集中接入。
國家電網今年5月份提出建設智能電網概念,并公布了初步建設規劃,目的在于實現更大程度地利用可再生能源,新能源并網、調峰只是智能電網需要解決的諸多高難度問題中的一二。但考慮到僅僅智能電網的技術標準就需要到年底才能定出個大概,可想而知,依靠智能電網解決上述新能源并網發電的問題還需要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