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楊晶
據上海證券報數據中心的統計,截至6月30日,25只較早成立的非限定性集合理財產品股票倉位逾50%,上半年收益過五成的產品贏在“重倉”,倉位超過九成。但同時,今年上半年44只新老產品面臨共75億份的凈贖回,總份額驟降約15%。
統計顯示,伴隨反彈行情的逐步升溫,券商集合理財產品的倉位也逐步增加。截至6月30日,25只在2009年前成立、非限定性的券商集合理財產品,股票倉位由年初時的32.0%提升至年中50.2%,同期基金倉位從36.4%降至27.4%,銀行存款和結算備付金占總資產比例也從年初的26.7%降至期末的17.3%。其中,二季度股票倉位的環比升幅明顯收窄,這意味著券商集合理財主要在一季度大幅加倉。
相比年中非貨幣型基金平均77.0%的股票倉位,券商集合理財明顯較低,由此也決定了上半年持續上揚的行情中后者整體表現的相對遜色。統計顯示,股票型集合理財年中股票倉位77.5%,低于同類基金84.9%的水平。混合型集合理財年中股票倉位65.7%,也明顯低于混合型基金平均75.6%的倉位水平。FOF集合理財產品年中基金倉位65.1%,平均股票倉位僅16.0%。
在上半年“重倉為贏”的投資邏輯里,券商集合理財無一跑贏大盤,收益率最高的產品上漲51.6%,國信證券旗下的該股票型產品二季度末股票倉位仍有92.5%,位居同類集合理財產品之首。此外,光大證券旗下一產品年中股票倉位也在九成之上,東方證券旗下一產品倉位超過八成。中金公司管理的三只股票型產品平均倉位在74.7%。
盡管在落后指數表現的壓力下,多家券商管理人更換投資經理,調整投資操作策略。但整體來看,今年上半年券商集合理財還是遭遇了較為嚴重的贖回壓力。
統計顯示,包括限定性集合理財在內的44只新老產品,今年上半年合計遭遇約74.9億份的凈贖回,份額減少幅度達到14.9%,基本達到了“巨額贖回”的程度。
上半年開放申贖的債券型產品全部遭遇凈贖回,12只新老產品上半年份額減少33.3億份,贖回比例20.4%。即便流動性充裕,入市資金涌躍,非限定性的新老產品份額也減少了近41.7億份,贖回比例10.0%,其中股票型、FOF型集合理財整體份額減少相對明顯。
除了業績表現整體落后,市場人士認為贖回現象產生的另一重要原因,是投資者對市場的態度。南方券商一位資產管理部人士告訴記者,在經歷上半年的反彈后,市場分歧已加大,減少的份額中不乏獲利了結、對后市信心不堅定的投資者。上半年政策刺激、流動性充裕等條件支撐市場,相比之下,很多投資者對下半年業績復蘇的信心有所不足。
另一位券商人士還指出,券商集合理財與購買基金的客戶構成也有所不同,從歷史產品情況來看,購買券商集合理財的客戶換手率也略高于同類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