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李 玲
本報訊 中國證監會于日前公布77名創業板發審委候選人名單,在本次候選名單中,12位由科技部和中科院組成的行業專家候選人覆蓋了生物化學、熱能工程、地質勘探、計算機網絡及工業自動化等多個領域。對此,接受記者采訪的中介機構和企業均表示,行業專家能更準確判斷企業成長性和創新性,行業專家進入發審委利于創業板穩健運行。
針對科技部專家首次進入發審委名單,中國技術創業協會秘書長裴夏生指出,科技部對中國整個科技動向能進行宏觀把握,并能進行有力地部署。而創業板本身即是科技企業,本次發審委委員候選名單出現科技部的專家,他們對科技企業更有指導性,更能提出前瞻性和全局性意見。
廣東信達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張炯認為,創業板發審委引入行業專家是由創業板以成長性和創新性為主要特征的性質決定的。主板上市公司主要為制造業企業,從資產形態和盈利來看都比較容易判斷;創業板企業具有獨特的經濟模式和業態,且科技含量較高,未來的成長性和創新性比當前的財務指標更重要。因此,需要專業的發審委員對其進行評定和判斷,這樣才能甄別企業的成長性和創新性,有利于提高創業板公司的質量。“如果簡單地以證券行業的標準看待企業可能出現偏差,增加行業專家比例比單純從證券業視角考量企業更加中肯。”張炯說。
廣東鵬程會計事務所張光祿也認為創業板企業是新經濟業態、行業細分的龍頭企業,引入行業專家可以對企業的成長前景和創新能力的判斷更為準確,避免了外行評價企業的問題。
“企業想上創業板最擔心什么?”平安證券董事總經理龔寒汀反問,“擔心委員不了解自己的行業。”而加大行業專家委員比例則有利于解決企業這一隱憂。她認為,行業內部人士比財務專家對行業前景更為了解,并擁有更多的人脈,將有利于對企業真實情況做出判斷。深圳萊寶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秘杜小華也認為,行業專家因為對相關行業研究比較透徹,對創新型企業的判斷也更為準確,不論是對企業還是行業都能夠進行客觀、宏觀把握。
值得注意的是,作為孵化創業企業的創投機構并未納入創業板發審委。對此,中科宏易創業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平稱,行業專家的引進能夠降低發行風險、交易風險和退市風險,對創業板而言,有利于提高企業審核效率。他同時表示,雖然創投機構未納入創業板發審委名單,但發審委里行業專家的設立對創投機構提出更高要求,創投機構需要更多地研究企業的創新能力和發展前景。
裴夏生則表示,本次未把創投機構納入發審委是針對創投機構和上市公司之間的關聯性考慮的,但創投機構也應該有自己的聲音,這種聲音不一定要通過發審委來實現,可以通過其他方式來實現。
針對行業專家如何更廣泛覆蓋各個細分領域時,張炯表示,設立一個專家智庫為創業板發審委提供行業意見支持和技術分析是必要的,這一措施也在創業板的討論中屢次被提起。張光祿則認為,即使行業專家只屬某個領域,但是科技研究方法是相通的,對創業板企業的評估也是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