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工程——“千年大計、國運所系”。
在工程的建設過程中,中國長江三峽工程開發總公司逐步形成了以“堅持創新、追求一流”為價值取向的“三峽精神”。
自2003年三峽工程首批機組發電起,三峽總公司經營業績保持持續快速穩定增長,發電量年均增長32.85%,主營業務收入年均增長40.12%,利潤總額年均增長37.72%。
管理創新:
總投資17年未超預算
1993年初,國務院批準成立三峽總公司,全面負責和承擔三峽工程的籌劃、籌資、建設、經營、還貸、國有資本的保值和增值,并以其經營效益滾動開發長江上游的水利資源。
國家批準的三峽工程初步設計靜態總概算為900.9億元(1993年5月末價格),是當時國家投資最大的建設項目。按照1994年的物價水平、貸款利息等因素測算,工程動態總投資估算為2039億元。
為加強對三峽工程的投資控制,三峽總公司首創并實施了“靜態控制、動態管理”的投資管理辦法。根據國家批準的靜態概算控制工程投資,按照“總量控制、合理調整”的原則編制了業主執行概算、分階段執行概算和合同項目實施控制價,形成了投資控制的三道防線,并加強了從設計、招標到合同管理全過程的投資控制。融資費用按每年實際支付的利息及費用計列,并按預測的年度資金需求進行平衡分析,優化融資方式,降低融資成本。
“靜態控制、動態管理的辦法改變了計劃經濟年代若干年調整一次工程總概算的做法,保證了項目法人對投資實行有效的控制。”三峽總公司總經理李永安表示。
2006年,國家審計署曾派出150多人的審計組,對三峽工程自開工以來的建設管理、工程造價、綜合效益以及三峽總公司經營管理情況進行了全面審計,歷時10個月。審計報告認為:三峽工程投資控制比較有效,建設資金管理使用情況總體較好,工程建設管理逐步規范,工程建設總體進度有所提前,工程質量總體優良,施工區環境保護措施基本落實,初步發揮的綜合效益達到或超過預期目標;未發現挪用和嚴重侵占建設資金的問題。
截至今年6月,三峽工程累計完成投資1494.44億元。其中,樞紐工程靜態投資完成474.66億元,占樞紐工程概算500.9億元的94.76%;庫區移民靜態投資402.16億元,占庫區移民概算400億元的100.54%;價差326.51億元;貸款利息151.44億元;庫區移民概算外補償費139.67億元。樞紐工程的靜態、動態投資均控制在國家批準的初設概算及預計的投資范圍內。根據目前情況預測,三峽工程的總投資可控制在國家批準的概算范圍以內。
技術創新:
結束“無壩不裂”歷史
三峽工程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在李永安看來,“由于三峽工程的復雜性,對每一項設計和方案的選定,都要經過大量深入細致的對比研究,匯集最新科研成果。因此,集成創新貫穿了三峽工程論證、設計、施工、運行的全過程。”
三峽工程安裝的水輪發電機組尺寸和容量大,水頭變幅寬,設計和制造難度居世界之最。當時,我國只有自主設計發電機組遠落后于世界先進水平。抓住三峽工程上馬的機遇,國務院做出了“技貿結合、技術轉讓、聯合設計、合作生產”的重大決策,明確提出依托三峽工程,在引進技術和裝備的基礎上,通過消化吸收實現自主創新,全面提升我國水電裝備制造業自主發展能力和水平。
1996年6月,三峽左岸電站14臺70萬千瓦機組一次性國際招標采購,被譽為世界水電裝備技術最高水平展示和較量的“水電奧運”。為確保核心技術轉讓完全到位,三峽總公司充分發揮業主的統籌和主導作用,在機組招標文件中明確提出了“三個必須”:投標者必須與中國制造企業聯合設計、合作制造;必須向中國制造企業全面轉讓核心技術,培訓中方技術人員;中國制造企業分包份額不低于合同總價的25%,14臺機組中的最后2臺必須以中國企業為主制造。為此,三峽總公司支付了1635萬美元的技術轉讓費。
國內外的壩工界就有一句名言:“無壩不裂”。尤其是大體積混凝土產生裂縫實屬平常。三峽建設者為“消滅頑癥,誓創一流”,在三期大壩施工過程中通過采用混凝土綜合溫控技術,解決了在高溫季節混凝土施工中易出現的技術難題,結束了“無壩不裂”的歷史。
國務院質量檢查專家組組長潘家錚院士在現場對三峽工程進行質量檢查后說道:“三期工程期間施工的右岸大壩,未發現一條裂縫,創造了世界水利建設史上的奇跡。”
戰略創新:
借力資本運作做大做強
隨著2003年三峽工程蓄水、發電、通航目標的實現,三峽總公司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新階段需要新戰略。2003年11月,長江電力成功上市。長江電力的成功上市,實現了大型工程建設與資本市場的對接,拓寬了三峽總公司的融資渠道。長江電力上市所募集的資金和其他方式籌集的資金,主要用于收購三峽機組,資產和業務規模迅速增長,管理水平不斷提高,確立了其在水電生產行業的龍頭地位。
三峽總公司通過出讓機組獲得的資金,為三峽工程建設和滾動開發金沙江下游水電資源提供了重要的資金來源。
三峽總公司以長江電力為平臺,積極審慎地開展戰略投資和資本運作,對外投資規模和獲得的權益容量大幅增加。近年來,公司通過戰略投資湖北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湖北能源)、上海電力股份有限公司和廣州發展實業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獲得部分權益裝機容量,增加了在華中、華東、廣東等三峽電能消納區域的市場份額,取得了良好投資收益。
截至2009年3月31日,長江電力累計完成對外股權投資90.8億元;獲得投產權益裝機259萬千瓦,在建權益裝機69萬千瓦。而且通過戰略投資湖北能源集團等省級能源集團,有望形成“戰略投資——區域資源整合——改制上市——資本增值——共享發展成果”的資本運作模式,在資本市場上取得良好形象。
抓住國有資本調整和國有企業重組的重大機遇,三峽總公司積極進行產業完善。2008年12月,公司與中國水利投資集團(以下簡稱國水投)合并重組,國水投成為三峽總公司的一個全資子公司。與國水投的重組,有利于三峽總公司加快風電業務的發展,完善產業鏈條和產業布局,培育核心競爭優勢,實現在風電領域的戰略目標。
2009年,三峽總公司與國水投重組完成后,原國水投子公司、擁有豐富的海外水電工程承包經驗的中國水利電力對外公司(簡稱中水電)分立成為三峽總公司的全資子公司。中水電是全球最大的200家國際工程公司之一,目前項目分布在亞、非、歐、美洲的25個國家和地區,除工程承包項目外,也在老撾等東南亞國家探索開發水電BOOT項目。從此,中水電是三峽總公司實施國際化業務的重要平臺。
為深化企業改革,三峽總公司適時啟動了主營業務整體上市工作。目前,國資委已批復整體上市方案。公司主營業務的整體上市,有利于做好三峽工程運行期的長效制度安排,以確保三峽工程綜合效益的充分發揮;有利于理順公司水電業務產業鏈條;有利于建立產權明晰、職責明確、管理科學的集團化管控模式,為公司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