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朱周良
在國際基金業,有一宗巨型并購交易近來格外受到關注。上月中旬,巴克萊集團宣布,將以約135億美元的總價,把旗下資產管理業務——巴克萊全球投資者(BGI)的多數股權出售給美國資產管理巨頭貝萊德。
上述交易成就了貝萊德,后者憑借近3萬億美元的資產管理規模,一躍成為全球基金業新老大。不過,對巴克萊集團來說,狠心讓出BGI這塊“肥肉”難免有些令人惋惜,畢竟,管理著近1.5萬億美元資產的BGI是資產管理業內最響亮的品牌之一。
巴克萊為何“忍痛割愛”?趁著近期該集團全球CEO韋駿賢(John Varley)到訪中國之際,上海證券報記者對其進行了專訪,聽他講述出售BGI背后的故事。
⊙本報記者 朱周良
上海證券報:巴克萊剛剛宣布出售資產管理業務子公司BGI,這筆交易是出于什么考慮的?
答:這個問題問得非常好。之所以出售這個業務,我們主要有兩方面的考慮:
第一個原因涉及到整個資產管理行業。在最近一兩年當中,我們內部形成了一種共識,即認為到了一定的階段,BGI最好的老板將不再是一家銀行,就像巴克萊一樣。
為什么這么說?我們可以看到,現在資產管理行業的很多客戶,都希望資產管理公司是獨立于銀行之外的。如果看一下1998年到2008年這10年間全球資產管理行業的發展,我們就可以發現,獨立的資產管理公司所管理資產的規模,其增長速度兩倍于銀行旗下的資產管理公司。
第二個原因和我們巴克萊自身有關。大家可能知道,在美國有法律規定,如果銀行和投資管理公司同屬一個集團旗下,兩家公司要在業務上互相合作必須受到一定的限制。
就BGI而言,本身是全球規模最大的股票資產管理公司之一。在我們巴克萊集團旗下的投行業務規模還比較小的時候,巴克萊銀行和BGI的關系還不是太大?墒乾F在,巴克萊已經成為股市方面最大的投行了,所以如果這兩家機構因為法規的約束而不能直接合作的話,雙方的機會成本將明顯增加。
所以,我們出售BGI的業務主要是出于以上這兩個原因。但是大家也不要忘記,我們也不是百分之百退出,我們將繼續持有擴大后的貝萊德投資公司20%的股份。
上海證券報:巴克萊一直都比較看好亞洲市場,那么在收購雷曼兄弟時,為什么你們只買了北美業務,而沒有收購亞洲和歐洲業務?
答:我想先介紹一個背景。我們巴克萊一貫的做法就是,把戰略和經濟效益放在一起談,從來不將這兩者分開思考問題。
什么意思呢?就是說如果我們考慮收購某一個業務的時候,我們除了考慮戰略上的意義之外,我們還必須能夠看到收購這個業務有經濟上的效益。
具體到雷曼兄弟的收購而言,當時我們看到,我們可以按照股東認為非常好的條件收購北美的業務。可是雷曼在歐洲、亞洲的業務則不是這樣的。
具體來說,當時我們有一個主要競爭對手,為雷曼在歐洲和亞洲的員工開出的就業條件,從我們的角度上來思考,我們認為是過于優厚的。
您講得很對,我們確實非常希望在亞洲,包括在歐洲,能夠進一步發展和擴大在股票、企業收購、兼并方面的業務,因此我們正在已擴大北美業務的基礎上,在其他地區增聘大量員工,從而增強我們在亞洲和歐洲的業務。
上海證券報:在2007年國開行入股之后,巴克萊股價已下跌了超過一半,您怎么評價這樣的狀況?另外,BGI出售以后,會對你們與國開行的合作產生什么影響?
答:我們非常重視與國開行的合作,他們是我們的大股東,我們之間的合作也是非常廣泛的。我們無法控制我們的股票在市場上的交易價格。所以我們現在所做的事情就是,盡量讓我們能夠盈利,通過穩定的業績表現,讓市場以后為巴克萊的股價定出更高的價值。我個人也深深感覺到有義不容辭的責任,一定要讓國開行的投資,經過時間,能夠產生非常好的回報。我們會非常認真地來對待我們這種責任。
我剛才也講了,我們出售BGI以后,將繼續作為貝萊德全球投資管理公司的股東之一,也有非常強的戰略合作關系。當然,我們也希望讓貝萊德和國開行合作,并且可以合作得很好。與此同時,我們也在很多其他方面不斷地和國開行開展合作,最好的例子就是在商品和風險管理方面。
上海證券報:能否談談您對當前世界經濟形勢的看法?金融業危機的發展到了什么一個階段?
答:首先我想說,不管用任何指標衡量,過去一年半都可以說是全球金融業歷史上前所未見的特殊時期。
由于這樣特殊的形勢,很多金融業高管往往都會側重關注解決短期的問題,不斷應對市場錯位的影響以及應對經濟條件不斷惡化的問題。但我要說的是,越是這樣的時候,越必須清楚自己的目標。從2007年危機爆發以來,我們就定下了非常清楚的目標,到現在一直沒有改變:第一,聚焦于客戶;第二,管理好風險;第三,保持好的戰略勢頭。
在金融服務業,最近兩年是我們任何人所經歷過最慘痛的時期。但到了眼下,我想有些積極的信息表明銀行業的問題,至少最糟糕的部分已經屬于過去式了。
但是實體經濟方面的問題依然存在,并且已經影響到了巴克萊所在的大多數地區的實體經濟。很多經濟體都已經進入了衰退。我想就實體經濟而言,最嚴重的問題還在前方,還沒有出現。
這次的危機給人的感覺是深刻和長期的。但是世界各地的政府和央行所采取的大力措施,將在一定的時候幫助穩定經濟和推動增長。在這方面,中國政府做得特別好,中國采取了很大膽的舉措來確保經濟發展不致偏離軌道。但是在全球很多地方,公司倒閉不斷發生,失業率也不斷攀升。我們不得不承認,未來一段時間仍將非常困難。
上海證券報:您如何評價巴克萊集團在這次危機中的表現?
答:最近兩年,世界上幾乎所有大銀行的股東都經歷了劇烈的波動,巴克萊也不例外,對此我也深表遺憾。
當然,我們自身無法控制公司的股價,因此我們只能集中精力去控制我們所能夠控制的東西,即自身的財務表現。也就是說,我們要集中力量來提高業績,讓市場以后能夠為我們的股票定出更高的價格。最好的方式就是能夠創造出強勁的財務表現。
那么我們這方面究竟做得怎么樣呢?在2007年、2008年直至2009年的第一季度,我們都是有盈利的。2007年的盈利達到71億英鎊,2008年為61億英鎊。最新公布的2009年第一季度業績為盈利14億英鎊,同比增長15%。眾所周知,在這次危機中,世界上很少有大的銀行能夠在整個危機過程中保持盈利。
剛才談到我們三個重要目標中,第三個目標是要保持戰略的勢頭。在危機之中,我們努力拓展在英國以外的分銷網絡,現在我們境外的網絡規模已經超過了在英國境內。我們收購了俄羅斯和印尼的銀行,在北美收購了雷曼兄弟,從而讓我們的投行業務上到新的層次。在英國國內,我們通過收購進一步擴大了已有的信用卡業務。
所有這些努力都說明了我們的戰略,即要進一步分散我們的業務,用兩條腿走路,既有我們自身的有機增長,也有各種收購。這樣做的結果就是,我們的資本狀況不斷改善。2006年年底時,巴克萊的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大概在5%。而到今天,由于我們募集了資本,并且出售了部分業務,加上最近兩年的盈利,使得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達到了8%。
在這方面,很重要的一塊是我們的收益表現,在2008年和2009年我們成功地實現收益不斷增長。這樣的表現在非常困難的市場環境下來之不易。比如,2009年第一季度我們的收益同比增長了40%左右,主要靠的是我們的業務分散和走向國際的戰略。
上海證券報:我注意到最近有消息說,巴克萊有意進一步擴大亞太地區的業務,能否談談具體的計劃,特別是在中國。
答:展望未來若干年,世界上很多的機會都會出現在亞洲。我們在亞洲雇傭的人數已經超過7000人,而我們巴克萊重要的地區樞紐則設在中國的香港特別行政區。
巴克萊投行業務的銀行家們也在中國各地為客戶提供融資、風險管理和咨詢服務。我們在北京、上海都有業務,我們希望在未來一年中進一步增加和發展我們在這兩個城市的商業平臺以及雇傭的人數。
我們與國開行和新華信托的合作開展得非常順利,我相信這次通過贊助世博會英國國家館,巴克萊在中國的知名度會進一步提高。
巴克萊集團已有300多年的運營歷史,貫穿著這300年,我們成功的一條主線就是與客戶的良好關系。我們深知,我們所服務的中國客戶有很多選擇,很多銀行愿意和他們合作。所以,為了向我們的客戶表示出高度的尊重,最好的方式就是為他們提供最好的人才和最好的服務。
這一次我本人非常高興來到上海,在此期間將與我們很多客戶,包括政府官員和監管部門會面。我們也非常高興地看到,中國政府支持巴克萊銀行提出的開展人民幣業務的申請,我們期待早日可以拿到許可。我還會和上海2010年世博會英國國家館的團隊見面,大家可能已經知道,巴克萊是英國國家館唯一來自金融服務業的贊助商。
■人物簡介
韋駿賢(John Varley),生于1956年4月,已婚, 育有一對子女。1995年至1998年出任巴克萊集團資產管理部門主席,1998年至2000年出任巴克萊集團零售金融服務部門行政總裁。1996年9月加入集團執行委員會,并于1998年入選董事會。2000年至2003年,出任巴克萊集團財務董事。2004年1月1日起,出任集團副行政總裁。2004年9月1日,正式獲任為巴克萊集團行政總裁。韋駿賢同時還是阿斯利康制藥公司的非執行董事,以及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國際顧問專家小組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