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紅周刊》記者 馬曼然
陸潔華,申銀萬國證券分析師,《紅周刊》B股市場專欄作者。擅長結合基本面與技術面來研判大市,曾多次準確地預測了市場趨勢。
李馳,深圳同威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在今年初接受《紅周刊》專訪時(《現在買可能買到了歷史的底部》,參見《紅周刊》第12期)提出三大觀點:1,中國是全球最好賺錢的地方;2,最看好中資金融股;3,重倉等待3000點到來。
反彈69.62%!大盤僅用了半年時間。進入7月份以來,本周大盤突破了3000點大關。與此同時,A股市場的估值水平也從年初不到15倍攀升至目前約30倍左右。當前A股市場是不是存在估值偏高的趨勢?
目前市場環境與上半年相比已經發生了變化,IPO重啟,7月份限售股解禁“洪峰”到來,特別是即將公布的上市公司中報是否符合市場預期。這些將為3000點上方的行情帶來怎樣的影響?《紅周刊》特別邀請了申銀萬國分析師陸潔華和深圳同威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李馳,對這些熱點話題展開討論。
市場可能被整體高估
《紅周刊》:大盤突破3000點了,大部分股票市盈率較年初大幅上升,如何看待當前的估值水平?
李馳:我曾經說:“在3000點之上我才會考慮賣出”。現在市場已經到了我之前預測的位置,3000點以上的市場整體上已經不適合再買入了。但是否現在考慮賣出,還要看手中持有的品種以及個人的操作手法,不能一概而論。
說到市盈率,我覺得它就像運動中的鐘擺一樣忽左忽右,不是偏高就是偏低,很少有合適的時候,除非這個鐘擺停止了,它才會處在中間的“合適”位置。去年我曾認為2000點就是底部了,但最后深跌到了1664點;如今大家又都感覺3000點有點高了,但市場還有可能會更高,因為市場總是在上下擺動,偏離合理水平。
陸潔華:當前市場估值呈現結構性分化態勢。首先,小盤股的估值水平早就到位了,甚至突破了2007年牛市時的最高峰,已經存在著回調的壓力;其次,現在市場炒作的風格轉向了大盤股,而大盤股的估值水平相對來說依然比較低,尤其是銀行、保險等板塊,所以最近這些板塊漲得也比較好。隨著市場洼地被逐漸填平,大盤從3000點再往上走的話,市場估值將由目前的結構性分化走向整體高估。
3300點是保守的上升目標
《紅周刊》:預計接下來行情將如何演繹?
陸潔華:大盤短期將慣性沖高到3100點一線,之后開始回試3000點關口,完成一個突破之后,進行回抽確認,以判斷對3000點的突破是否有效。若能夠有效突破,我保守地估計市場將向2008年6月10日大盤在3202點~3329點形成的跳空缺口邁進。若大盤在3200點經過震蕩后繼續向上的話,就有可能回補上述缺口,繼續向3300點以上前進。這是我對第三季度行情的保守看法。
從時間周期上看,自2008年12月31日開始,市場呈現出30個交易日上漲周期的特征,但6月底大盤僅是輕微震蕩后繼續攀升,平穩度過了30個交易日時間周期。這意味著下一個30個交易日周期將推遲至8月中旬,所以我判斷這輪行情起碼要上漲到8月中下旬。
我認為后市還可能出現一次加速上升,市場達到非理性的亢奮狀態。下半年A股市場將總體呈現“沖高回落”態勢。
綜合中報與估值做判斷
《紅周刊》:即將公布的半年度宏觀經濟數據和上市公司中報將對市場造成什么影響?
陸潔華:關注中報業績同比增長,尤其是業績超出中報預期的行業和個股。目前的行情與上半年有所不同,上半年行情主要依靠流動性的推動,下半年流動性和業績這兩方面的因素要結合起來看,因為現在市場估值整體有點高了,需要業績高增長來化解,才能支撐股價繼續上漲。目前機構主要看好銀行、地產、保險、工程機械和鋼鐵等行業,其中銀行、地產已經達成了共識。另外,零售業、白酒和鐵路業雖然機構的看法存在一定的分歧,但其中也會有一些個股存在較大機會。對于那些重組預期不明朗的題材股,投資者要注意規避風險。
李馳:現在去預測中報業績沒有太多實際的意義,中報對趨勢的影響要根據中報期間市場的估值水平和投資者情緒來具體判斷。講得通俗點吧,比如萬科A、中信證券在2007年增發的時候,被市場解讀為利好。但是到了2008年熊市的時候,中國平安和浦發銀行的增發卻被市場視為利空,為什么市場對同樣的事件反映各異呢?主要是由于市場的估值水平和投資者情緒在起作用。
在市場偏樂觀時,利空消息往往對市場沒有負面影響,反之亦然。當然,在市場嚴重高估時,也許一個很小的利空,就有可能成為壓倒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現在有人認為“目前市場上升幅度已超越宏觀經濟與上市公司業績支撐,股價走勢與基本面不吻合。”但我認為,去年大盤跌至1664點時,當時上市公司的業績也沒有壞到1664點的估值程度。如果當時上市公司業績和股價可以不吻合的話,現在當然也可以不吻合。
《紅周刊》:你今年年初時就強烈地看好銀行、保險等金融股,如今金融股引領市場大漲,談談你現在的看法吧?
李馳:今年年初我看好金融股時,絕大部分基金經理卻看空金融股,因為當時全球金融危機仍在蔓延,國外金融巨頭接二連三地關門倒閉。但是事實上,很多人不清楚我國的金融業與國外金融業經營狀況不一樣。比如說去年中國平安投資富通銀行虧損200多億元,雖然200多億對應平安7000多億元的資產,負面影響微乎其微,但中國平安卻跌去了數千億元的市值。而國外的金融企業的虧損額度達到其凈資產的數倍。如今中資金融股的大漲正是股價回歸合理的過程。
警惕股票供求關系逆轉
《紅周刊》:7月份市場迎來了今年限售股解禁第二大“洪峰”,包括IPO正式開始發行,都將加大市場的供給,這些將會帶給市場什么影響?
陸潔華:IPO啟動表明管理層認為目前的市場位置可以發新股了。從現在的情況看,新股發行基本是一周上一家,這個節奏是比較快的。還有中國建筑等大盤股已經箭在弦上,如果發行這些大盤股,短期對市場帶來一定負面影響,供給壓力慢慢地開始積累。從政府的角度來說,若今年GDP保“8”沒有問題的話,下半年或者明年政策面有可能會發生轉向,銀行信貸有所收緊,預計政策面將從加大投資轉向促進消費。未來政策的轉向有可能是導致行情沖高回落的一個很重要的因素。3000點以上,投資者要以風險控制為主,投資方式最好偏短線。
李馳:大小非、IPO的確會給市場帶來壓力。目前垃圾股的估值過高,這些上市公司大小非解禁的沖動就會很強烈。這種壓力不是心理上的紙老虎,而是實實在在在二級市場上減持,當供給量達到一定程度時,就會對短期走勢造成不小的影響,不過,大小非、IPO不會改變市場的長期趨勢。
《紅周刊》:目前偏股型基金倉位已達到80%的歷史上限,對資金面來說也不是利好,怎么看待?
陸潔華:從各大基金公司的表態來看,他們說:“我們會做一個結構性的調整。”但既然倉位已經達到這么高的程度,基金就很難再對市場上漲形成強大的推動。基金從前期中小盤股中退出,買入了銀行、地產等大盤藍籌股,進一步推動大盤走高,這將造成下半年行情出現結構性機會與風險。從基金調倉的角度來看,銀行、地產等大盤股是當前我們最佳的選擇。
李馳:雖然老基金的倉位比較重,但現在新發基金比較多,新發的股票型基金至少要建60%的倉位,尤其是新發的指數型基金,必須去買相關指數的標的股票。另外,我們還要看包括私募、保險、社保等機構資金的參與情況,如果各路資金的倉位都很滿的話,那么市場可能上升的能量就沒多大了。弄清楚各路資金的倉位情況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