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迪
楊駿走了,太突然了……
也許是對楊駿抱有太多的期待與尊重,當看到他將信托產品轉讓給淡水泉的時候,我心中充滿了不解,甚至責怪,更對于他“此生再難見到6000點”的言論而困惑。當時,冥冥之中似有些預感,但不敢往這方面想。如今,看到楊駿逝世的消息,很多謎團得以解開,心中更多了幾分惆悵……
人死不能復生,但楊駿為中國證券行業乃至中國資產管理行業做出的貢獻,值得我們永遠尊敬……
說楊駿是中國證券行業的元老級人物一點不過分。1991年底,時任深圳證券管理委員會發行部處長的張國慶創辦了君安證券。年僅26歲的楊駿選擇加盟,并于數年后出任君安證券總裁。
在任期間,楊駿創辦了君安證券研究所。當時的國內證券行業,并不重視研究,但楊駿并不這樣看。他認為,券商的核心競爭力就是研究,因此當時的君安證券斥巨資加強研究所的建設,在國內證券行業可謂是獨樹一幟。
記得2007年,筆者在一篇文章中寫道,“中國當前的私募基金隊伍不斷膨脹,大有春秋戰國之景象。由于投資理念和風格大相徑庭,加之競爭也日趨激烈,不同類型的私募基金彼此之間難免互有微詞。然而,談到曉揚投資的楊駿,私募基金經理人們大都表現出一種共同的尊重。不僅在于這位私募基金掌門人有著傳奇的人生經歷,更重要的是,當前活躍在一線的私募基金群體中有相當數量的精英都曾出自他的門下!逼溲灾傅恼菞铗E創辦并領導君安研究所的這段時期。時至今日,“君安系”在中國私募基金界和公募基金界都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力。
楊駿的夢想是把君安證券打造成為一個國際級的投資銀行。然而,隨著“君安事件”的風波,楊駿的夢想中斷了……
“君安事件”曾是早年中國證券市場掀起軒然大波的一個歷史性事件。
國家審計署對君安的審計在1998年9月間結束,君安事件的謎底揭開。當時,張國慶靠調用一筆賬外收入在外注冊自己控制的公司,輾轉獲得君安的大部分股權。審計署查明張國慶等人“賬外違法經營隱瞞轉移收入”的總額在12.3億元左右,其中約2.3億元已在查處前夕返還公司。張先后動用5.2億元,獲得君安約77%的股權。雖然在今天這種MBO財技在中國企業已進行得如火如荼,甚至顯得平淡無奇,但在當時卻是君安證券首開先河。當然,這種觸及紅線的嘗試最終以悲壯的結局收場。
2000年,君安事件調查完畢,張國慶因為“虛假注資”和“非法逃匯”等罪名入獄。幸運的是,楊駿被免于追究刑事責任。
君安事件平息后,楊駿重出江湖。2001年,楊駿成立曉揚投資管理公司,正式進入資產管理行業,實現了從證券公司總裁到私募基金經理的轉型。
楊駿是堅定的中國經濟樂觀者。在他看來中國經濟未來發展成就可能超過大多數人的想象,中國經濟的動力來自于國有企業經濟活力的增長,人口紅利的增長和民營企業的崛起。
“中華民族是最勤奮,最富有創新性的民族,中國人的工作量相當歐美人的三倍,中國人有能力創造偉大的公司,中國有龐大的內生市場,中國有能力復制美國經濟和美國股市的神話。”在2006年的“私募基金與中國黃金10年論壇”上,楊駿這樣說道。
楊駿似乎為中國資本市場而生,其短暫的一生見證了中國資本市場的初生與成長。
今年4月,曉揚投資向客戶宣布全部易手旗下三只信托產品,再次淡出證券市場。當時,楊駿對媒體的說法是,“國內的投資方式不適合我,我們更擅長投資港股。” 楊駿之語,或許道破了一生的心酸與心灰意冷,著實令人唏噓感慨。愛之越深,傷害越深……
楊駿走了,一個時代或許真的結束了。
楊駿說,6000點是一輩子再也看不到的點位。
送別楊駿,天堂里的股市會見到6000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