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勇
據報道,目前銀行信貸繼續保持高速增長,6月份新增貸款超5月份已成定局,整個上半年新增貸款將在6.5萬億元左右。筆者認為,在當前信貸高增長的條件下,一定要切實提高信貸資產質量,而這又必需有務實的貨幣信貸政策支持。
信貸風險日益增大
目前的信貸風險主要表現在如下方面。首先,而根據日前國家審計署發布的審計公告,由于一些基層銀行審核把關不嚴,一些企業利用虛假合同和發票辦理票據貼現,部分貼現資金被存入銀行謀取利差,這對銀行保證貸款質量提出了嚴峻的挑戰。
其次,商業銀行自身貸前、貸后管理存在激勵與約束機制不健全問題,造成貸款被挪用現象。在現行的考核機制下,部分分行、支行試圖以盲目擴大貸款規模來抵消貸款質量下降的負面作用,從而取得薪酬的提高、職位的晉升。這種機制必將導致“重放貸,輕管理”,發生貸款被挪用等問題更加容易。
再次,已發放信貸面臨風險。目前相當部分企業出現了經營困難,有的發生了虧損。從性質上看,有些企業面臨的困難是短期的,長期來看基本面還可以;有些企業本來就已經難以為繼了,加上外部的沖擊更是雪上加霜;還有些企業本身就是能耗高,污染大,沒有發展前景。如何處理對這些企業已發放的信貸是一大挑戰。
調整信貸結構是風控核心
信貸結構指的是信貸資產總量的分布構成,其內在形態是信貸資產總量中各品種、客戶、行業、區域、期限等多層次的有序組合。信貸結構的調整對于提高銀行信貸資產質量能夠起到核心作用。
根據6月12日央行公布的統計數據可以看出,前5個月,主要金融機構投向基礎設施行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的人民幣中長期貸款分別為8948億元和2207億元,占新增中長期貸款的比重分別為50.1%和12.4%,比上年同期分別高9.9個和7.9個百分點;用于房地產業和制造業的中長期貸款分別為2006億元和1 414億元,占新增中長期貸款的比重分別為11.2%和7.9%,比上年同期分別低8.7個和4.3個百分點。
整體而言,信貸投向結構漸趨合理,但也存在一些問題,突出表現在:票據融資占比下降較快,純貸款的占比大幅上升,但短期貸款的占比仍然較低;在一些地區,受金融危機影響,中小企業有效貸款需求和融資能力仍很低下,加之由于貸款成本、承擔的風險和責任等方面存在差異,商業銀行更傾向于將貸款投向大型項目或大型企業,而對中小企業貸款則較為謹慎,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中小企業貸款的增長。大量信貸資金涌入有政府基建項目支持的重化工行業,推動鋼鐵、煤炭等行業投資高增長,無疑將進一步加重原本就異常嚴峻的產能過剩問題,延緩政府淘汰落后產能、調整產業結構的步伐。
亟待務實政策支持
首先,貨幣政策仍需保持連續穩定。政策的穩定有利于銀行信貸質量的穩定。
其次,健全貸款經營管理機制。上月下旬,銀監會發布了《固定資產貸款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該征求意見稿是對現行貸款規則進行有效的補充,是貸款“三查”制度的具體化、科學化和規范化化,是為銀行信貸質量“保駕護航”的有效制度。希望《辦法》能夠盡快正式成文并推出。
再次,認真把握信貸投向結構。銀行的信貸要與國家的產業政策協調配合,堅持按國家政策要求實行有保有壓,確保信貸資金投向實體經濟。目前商業銀行的信貸投向應重點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優良企業,如民生工程、“三農”、重大工程建設、節能減排、科技創新、技術改造和兼并重組項目要積極支持;對一般加工業的貸款則要有所控制;對高耗能、高排放行業和產能過剩行業中劣質企業及重復建設項目的貸款則要嚴格控制。上述這些都是確保信貸質量提高的務實政策要求,希望相關部門應為此而做出努力。
(作者系中國人民銀行鄭州培訓學院教授)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