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動性第二階段特征已經有所體現。流動性釋放有兩個階段:第一階段靠發信貸,第二階段靠居民儲蓄存款增速回落。通脹預期最好的發酵環境就是實體經濟回升,但同時流動性極其寬松。一旦通脹預期在居民部門形成,流動性就會進入第二階段,即我們所說的儲蓄存款增速甚至整體存款增速下降,這個過程主要源自于居民部門對資產配置的改變,從無風險資產轉向風險資產。
美元外溢加劇通脹預期。中期內,我們認為美元波動更大程度上將體現一種周期的特征,而這種周期性體現在:在世界經濟不同周期階段,美國和其他國家經濟波動的差異比較。一般而言,在世界經濟周期繁榮階段,美元出現大幅單邊貶值的可能性較大;在全球經濟衰落階段或者初步復蘇階段,美元反而相對強勢,這其實反映了美國經濟作為世界經濟核心的領導地位作用。當世界經濟衰退時,美國成為相對安全的避風港,即使美國經濟比較差,但是其他經濟會更差,美元具有避險功能;當世界經濟復蘇時,毫無疑問有賴于美國經濟的復蘇,因此在世界經濟復蘇初期美元反而較強。但一旦世界經濟繁榮時,通常美元會面臨貶值,原因在于美國經濟在世界經濟繁榮時,盡管也會比較繁榮而且是世界經濟繁榮的前提,但是其他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具有更高的彈性,資本具有更高的回報率,這使得在經濟繁榮期里非美貨幣具有更大的吸引力。
短期內,由于美國采取了定量寬松的貨幣政策,從而產生了美元貶值預期,美元貶值預期和美元外漏又導致國際大宗商品價格的上升和通脹預期,進而美國長債利率上升,并引起長期抵押貸款利率跟隨性上升,并可能反過來抑制美國經濟復蘇。顯然,美國政府在面臨兩難選擇,在上述邏輯下,市場對美元的貶值預期很難消失,但是美國又不可能放任這種趨勢下去抑制美國經濟,所以美國政府可能一方面會繼續實施定量寬松,另一方面會宣稱維護強勢美元。
另外,前文也提到市場具有自發調節能力,當美國國債收益率又提升到一定高度時,對資本的吸引力又會產生。因此,中短期美元走勢可能處于“貶值-升值-貶值-升值”的弱勢波動格局。即使在這種背景下,美元外流和漏出的趨勢可能也還會繼續,非美國家的資產價格很可能會受到國際資本流入推動,直至通脹出現、全球貨幣政策扭轉或者美國經濟強勢復蘇。
從歷次國際資本流動引發金融泡沫和危機的邏輯過程看,大體上是在國際間經濟增長差異較大或者國際間資本回報率出現較大差異的時候,當前階段,有可能醞釀較大的國際資本流動現象。日本70年代之后資產價格具有很強的資本國際流動推動背景,作為類似于70年代初期階段日本的國家,我們既需要警惕國際資本流動產生的潛在危機,同時也要利用國際資本流動對資產價格產生推升作用帶來的投資機會。
總體而言,當流動性釋放繼而通脹預期成了挽救經濟衰退的必然結果,流動性第二階段便順理成章;而美元作為國際儲備貨幣以及美國貨幣政策方式似乎在加重流動性外漏、資產價格上漲和通脹預期,當通脹預期兌現時,這一過程可能宣告結束。就中國而言,貨幣正缺口的明顯收窄最早可能在四季度下旬才能到來,這將主要源于名義GDP回升以及貨幣供給同比基數抬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