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張雪
經過金融海嘯沖擊后,今年中國股市一枝獨秀,先于全球股市反彈。經過大幅反彈后,海外投資者如何看待A股的后市發展呢?近日,在海通證券舉辦的“海外機構看市場”專題演講中,兩位知名QFII投資者表示,A股市場目前的估值水平合理,對后市持謹慎樂觀的判斷。
作為亞太地區QFII投資者代表,韓國未來資產證券公司(Mirae Asset)的QFII基金經理David Lai表示,雖然前期A股反彈幅度強勁,但市盈率水平仍處合理水平,從全球資產配置角度考慮有一定投資價值。A股市場是否能夠繼續上漲,還要看企業的盈利水平能否進一步提高。考慮到成長性因素及宏觀面,他認為A股相對其他主要市場出現溢價可以理解,其中大盤股較有吸引力,中小盤股相對高估,預期增長幅度過于樂觀。金融等估值偏低的板塊短期機會仍存在。
作為歐美地區的QFII投資者代表,馬丁可利投資管理公司(Martin Currie)的投資總監Chris Ruffle同樣表示,A股市場目前的估值水平比較合理。自1997年起就開始研究A股市場的Chris Ruffle表示,相對于大型國有企業,他更鐘情于民營企業,主要投資的企業基本位于浙江、福建、廣東等東部沿海發達地區。
David Lai認為中國經濟最困難階段已過,但中期結構性問題開始浮現,比如,沿海區域受金融海嘯打擊較明顯,但刺激經濟方案的固定資產投資主要在中西部,形成區域發展不平衡;勞動密集的輕工業影響較大,但受惠于固定資產投資的基建及相關行業屬資金密集型;中小企資金壓力較大且業務量萎縮,但大型國企反而受惠于刺激經濟方案及寬松貨幣政策;增長依賴政府投資,而私人投資意欲偏低等經濟結構不平衡的問題。
QFII投資者還對A股市場的某些現象及可完善空間提出了自己的意見,比如IPO盲目認購與瘋狂炒作的后遺癥;投機意欲旺盛,績優大盤股被市場忽略;建議未來推進期貨等衍生工具市場的發展,可平衡單邊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