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天回購加權平均利率升10個基點,創年內新高
證券時報記者 高 璐
本報訊 闊別9個多月的新股因素再度開始主導資金價格。昨日,銀行間市場7天期回購、拆放利率早盤均出現10個基點的漲幅,創出今年以來記錄新高。分析人士指出,目前來看,IPO重啟帶來的心理影響可能要大于實際影響,不過隨著首只新股發行日期的臨近,市場不斷升溫的資金需求和謹慎心態,將逐步推升短期資金價格。
公開信息顯示,此次開閘后的首只新股—桂林三金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擬發行不超過4600萬股,昨日起展開詢價,下周一正式申購發行。受此影響,昨日7天期質押式回購加權平均利率早盤即上行了10個基點至1.0962%,同期限的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Shibor)也在上周五收盤0.9525%基礎上漲了9.25個基點,收報1.0892%。上述橫跨新股申購發行期限的資金價格,雙雙刷新年內新高紀錄。
根據申萬研究所固定收益研究報告測算,該新股融資規模約為6億,預計網下發行規模在1.2億左右,則凍結資金規模約為840億元;網上發行規模為4.8億,按照最高比例0.1%測算,凍結資金規模將在4800億左右。這也就意味著本只新股申購總體凍結資金將不超過6000億元。
對此,廣發證券固定收益分析師何秀紅指出,新股IPO雖然正式重啟,但市場首先迎來的是小盤股,機構從貨幣市場融資需求有限,所以實際上對資金面的影響并不算大。但是絕大部分機構心態都比較謹慎,這可能和目前債市現狀有關。何秀紅表示,目前債市收益率短端擔心資金,長端擔心通脹,“形象一點比喻,現在債市正處在船頭怕鬼船尾怕賊的尷尬局面。”
近期的資金融通數據顯示,這樣的擔心目前可能并不全來自于中小型機構。申萬研究報告指出,上周部分全國性商業銀行開始罕見地增加了融入資金需求,導致上周該類機構在質押式回購市場融出資金規模從上周一的2100億元大幅減少至700億元。一位大行交易員也告訴記者,近期的資金明顯收緊,但從歷史數據來看目前的資金價格仍處于低點,所以也不能排除部分機構趁新股重啟機會把偏低的資金價格做上去的可能。
除此之外,新股IPO重啟引發的資金緊張預期,已經開始對債市短期品種形成打壓。上述大行交易員還透露,在昨日3年期農發行金融債中標結果公布前,3年期品種需求一度不錯,不過發行結果出來后市場就偃旗息鼓了,2.12%中標利率貼近二級市場現券收益率水平。昨日短期現券拋壓也明顯增加,收益率亦隨之上漲了2-3個基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