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吳正懿
停牌1個月之久的ST有色擬購礦業資產的消息昨日一出,二級市場即以漲停回應。但本報記者發現,ST有色擬注入的最大一宗資產——連平縣珠江礦業有限公司股權的動態市盈率居然高達792倍。
公告顯示,成立于2003年10月的珠江礦業注冊資金2000萬元,股東共3人,分別為持股34%的馮小健、持股33%的馮小平和持股33%陳景桂,前2人系兄弟。ST有色“相中”的是珠江礦業下屬的鋸板坑鎢錫多金屬礦,該礦的鎢金屬儲量位居全國黑鎢礦山第五、廣東省鎢礦山第一。
或許是因珠江礦業豐富的資源儲量,ST有色為其準備的“籌碼”甚巨。公告披露,截至今年4月30日,珠江礦業未經審計賬面值為8173.59萬元,但預估值卻高達8.5325億元,增值9.4倍,相應60%股權的預估值為5.12億元。
珠江礦業何以有如此巨大“潛能”?ST有色公告解釋說,珠江礦業預估值的8.5325億中,固定資產增值8249萬元,采礦權增值6.3720億元,具體為:固定資產賬面值1.1019億元,預估值1.9269億元,增值約8250萬元,其中6834萬元系有實物而無賬面記錄;而采礦權預估值為7.0826億元,與當年的采礦權出讓價7972萬元相比,居然有9倍的增值。對采礦權的迅速增值,公告的說明是,本次預估值采用的是折現現金流量法,而當時出讓價評估是2005年9月30日作出的、且采用的評估方法為收益法。
僅僅評估方法之差,能讓一項礦產在3年多內“變出”9倍增值,實在讓人難以想象。本報查看珠江礦業最近3年的主要財務數據顯示,今年1至4月,珠江礦業的凈利潤為35.9萬元,按此推算全年凈利約107.7萬元,如以預評估的8.5325億計,動態PE居然高達792倍。而且,珠江礦業近年業績波動相當大,其2008年利潤為3859.98萬元,較2007年的6048.55萬元大幅減少,今年1至4月的利潤更與2008年全年利潤呈現不成比例的急劇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