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韋小敏
新股發行重啟近日出現曙光,等待多時的券商正在摩拳擦掌。業內人士認為,新股發行定價機制的市場化將對發行保薦市場造成巨大沖擊,券商間的分化將隨著市場化的進程逐漸明顯,優質券商會爭得更多的市場份額。
平安證券投行部董事總經理曾年生表示,新股發行定價市場化將促進市場的良性發展,也為券商帶來機遇。此前新股發行時,因為監管部門要求以不超過30倍市盈率的價格發行,所有券商基本都按照29倍左右的市盈率申報,不能體現券商之間業務能力的差別。不同行業的企業之間,也不能體現出價格的差別。但是市場化以后,企業如何定價,將由買賣雙方決定,券商的作用也會在此時凸顯。
曾年生認為,券商投行業務今后面臨的重要考驗之一就是如何挖掘企業的價值,不同的券商挖掘企業價值的能力也不同。優質券商可通過已有的高質量、龐大的保薦團隊,深入挖掘企業價值,在承銷業務上占得優勢。
此外,IPO重啟后,銷售渠道將成為券商一決高低重要領域。一大型券商投行部負責人認為,新股發行定價市場化之后,券商最需加強的是銷售和研究的能力,在這一方面,大券商擁有比較成熟的營業部網絡和客戶群體,會相對具備優勢。對于小券商而言,即使想發展銷售渠道,也不是一朝一日可以實現的,開展承銷業務面臨的困難將比以前更大。國泰君安證券相關負責人表示,公司現在正為新股發行進行積極的準備,主要是加強銷售隊伍的建設,提高公司的定價能力。
業內人士還指出,市場上正在推行的保薦制原意是為了促進市場盡責,但是由于此前新股發行價格行政指導色彩濃厚,實際上形成了無差異定價。在該環境下,不少券商的保薦人已經變成了一種通道,只要負責簽字即可。今后這種情況就要發生變化,新股發行定價的市場化促成了券商市場競爭的市場化,保薦人將被要求發揮挖掘企業價值的功能,只簽字不做業務可能會成為歷史。同時,券商爭奪保薦人時,也將更看重保薦人的實踐能力,而不是單純的簽字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