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準則變更導致業績不達標
□本報記者 袁征
20日本報獨家刊出《廣汽集團跨區收購長豐汽車29%股權》的報道,受到投資者的廣泛關注。許多投資者致電本報詢問,一直殫精竭慮尋求IPO整體上市的廣汽集團,為何突然出手收購長豐汽車?而廣汽集團收購長豐汽車,是否宣告了醞釀了四年多的廣汽集團IPO整體上市計劃徹底失敗?
對此,本報繼續深入追蹤發現,因會計準則變更,廣汽集團IPO上市計劃已經擱淺,擺在廣汽集團面前的路可能只有借殼一條。
會計變更引致報表變化
有知悉內情的投行專業人士表示,實際上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廣汽的IPO計劃實際上已經徹底擱淺。導致擱淺的原因在于財政部去年9月份下發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企業會計準則解釋第2號》文件,按照該文件對于合營企業是否應納入合并財務報表的合并范圍的解答中表示,按照《企業會計準則第33號——合并財務報表》的規定,投資企業對于與其他投資方一起實施共同控制的被投資單位,應當采用權益法核算,不應采用比例合并法。但是,如果根據有關章程、協議等,表明投資企業能夠對被投資單位實施控制的,應當將被投資單位納入合并財務報表的合并范圍。
廣汽集團下屬盈利能力最強也是最核心的廣州本田和廣州豐田,都是屬于中外雙方各持股50%的共同控制的被投資單位。按照這個解釋文件,廣汽集團被迫將以往納入合并報表范圍的廣州本田和廣州豐田,采用權益法核算。
經普華永道中天會計師事務所審計的廣汽集團2008年財務報告中的重大會計政策變更則顯示:廣汽集團主要業務來源于合營企業,在以前年度根據會計準則的相關規定及經營管理的實際情況,在合并財務報表中,對合營企業采用比例合并法進行核算。財政部2008年9月公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企業會計準則解釋第2號》規定,合營企業應采用權益法核算,故公司在合并報表中對合營企業采用權益法核算。這也就意味著,2008年廣汽集團進行了重大會計政策變更,將以往納入合并報表范圍的廣州本田和廣州豐田剔除,采用權益法核算。
IPO不再達標
分析人士指出,一旦占廣汽集團盈利大頭、最核心的廣州本田和廣州豐田采用權益法核算,這將徹底宣告廣汽集團的IPO計劃壽終正寢。因為根據證監會《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管理辦法》第三十七條規定,發行人不得有下列影響持續盈利能力情形,其中第四點就包括發行人最近1個會計年度的凈利潤主要來自合并財務報表范圍以外的投資收益。
而廣汽集團2008年財務報告顯示,去年,公司聯營的廣州本田和廣州豐田分別實現凈利潤37.21億元和23.82億元,按照權益法核算,二者貢獻的投資收益在30.5億元。而廣汽集團2008年的凈利潤為28.92億元,歸屬于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6億元,廣州本田和廣州豐田是其絕對業績貢獻者。
如此一來,除非證監會修改文件或者財政部修改文件,否則,主要依靠廣州本田和廣州豐田的廣汽集團,根本無法實現IPO上市的計劃,擺在廣汽集團面前的路可能只有借殼一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