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周 宇
本報訊日前,國家發改委地區司司長范恒山在歐盟“全球視野下的區域治理”國際研討會上稱,正在發生的國際金融危機不斷蔓延,及由此對中國國內經濟產生的負面影響,給區域協調發展增加了新的困難。
他說,國際環境的惡化和國內經濟增速放緩,直接影響中國經濟實力特別是財力的增長,從而影響到國家對欠發達地區的財政轉移支付力度;我國對外開放度最高的東部沿海地區發展首先受到沖擊,外貿進出口大幅下降,經濟發展速度放緩,直接影響到對中西部地區的帶動作用與支持力度。
范恒山表示,在經濟全球化和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大趨勢下,實施有效的區域治理,對于發揮各區域比較優勢,構建區域合作新格局,對于縮小區域差距、減少貧困人口、促進可持續發展至關重要。
他強調,發改委下一步將重點在五方面開展工作以完善區域治理,促進區域協調發展。
一是始終把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作為加強區域治理的首要任務。根據不同地區的特點,鼓勵東部沿海地區加強自主創新,加快轉變發展方式,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增強國際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支持中西部地區科學承接東部沿海產業轉移,優化發展環境,增強自我發展能力。
二是積極推進主體功能區建設。根據各地區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現有開發密度和發展潛力,按照優化開發、重點開發、限制開發和禁止開發的不同要求,細化國土開發格局的空間尺度,明確不同區域的功能定位,并制定相應的政策和評價指標,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區域發展格局。
三是加快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繼續加大財政轉移支付力度,加大對落后地區特別是廣大農村義務教育、公共衛生、基本醫療、社會保障等方面的投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等領域改革,繼續扶持貧困地區發展,努力消除貧困,使各地區的人民都能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務。
四是更加注重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繼續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堅持把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絕不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發展經濟,創新發展理念,轉變發展方式,努力形成人口、經濟、資源環境相協調的科學發展模式。
五是探索形成更加科學規范的區域治理模式和方式。進一步加強區域規劃和區域立法工作,研究出臺以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為目標,體現區域發展戰略的基本法,促進重點地區發展的區域法和解決特殊事項的專項法,增強區域治理的規范性和約束力,豐富區域治理手段和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