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船舶振興規劃實施細則出臺
□ 本報記者 孫雅勤
中國船舶于4月26日晚公布了一季報業績報告。2009年一季度中國船舶實現營業總收入為54.59億元,營業利潤6.37億元,基本每股收益0.941元。凈利潤同比下降36.30%,業績出現大幅下滑。
中國船舶在2009年3月31日公布的年報中,公司整體業績還呈現出“欣欣向榮”的局面。但是轉眼一看,本年一季度卻有如此落差。
本報記者采訪了中國船舶的董事會辦公室楊先生、以及華夏證券專業分析師鄭賢玲。以求多維分析中國船企目前的發展態勢。
中國船舶董事會辦公室楊先生:
目前還沒有訂單撤消
但要防止船東違約
《證券日報》:一季報中,營業收入較同期上漲但是凈利潤卻有大幅下降,對比報表中數據可見主要是因為“資產減值損失”,資產損失具體是指什么?
楊先生:資產減值損失是造成凈利潤下降的一部分原因,主要是09年行業內存在有不確定性。另一方面主要就是原材料的上漲以及用工成本上漲。
《證券日報》:在年報中公司的凈利潤是上漲了近50%,但是一季度的凈利潤卻下降36.30%多,落差怎么會這么大?
楊先生:公布了一季報以后,投資者的電話都沒有停過。年報與一季報相隔時間不長,但是結果卻截然相反,其實主要還是反映在會計數據上考慮的因素不一樣。還是因為08年上半年原材料的價格反映在了本季度的會計數據里面了!
《證券日報》:在現如今的造船行業內,最大的困難應該就是訂單問題了。據悉公司手持訂單持續到2012年,但是有沒有船東撤銷定單的威脅?
楊先生:現在可能是民營船廠和地方船廠出現了這類問題,目前我們上市公司這邊還沒有遇到撤銷訂單的。至于是不是面臨這樣的風險,可以說09年是很艱難的一年,什么事情可能都會發生。而船舶業會很僥幸地孤立于這個經濟環境之外也不能這么講。
我們現在在做的兩個工作,第一個就是“搶訂單”,在現在有訂單的情況下,搶2012年以后的訂單;另一方面就是保質保量地及時交船,盡量滿足船東的一些要求,防止船東延期交船或不讓交船。
《證券日報》:國家先后出臺了裝備制造業振興規劃和船舶業振興規劃,細則也將陸續出臺,這些政策對于公司有著怎樣的影響?
楊先生:這些政策已經出臺很久了,還是一個宏觀的計劃,具體的還是需要等待細則的出臺。至于怎么具體的運作這些政策,包括是用國貨、信貸支持還是并購?這些都需要等待細則的出臺,實際的“實惠”還沒有落到。
華夏證券分析師鄭賢玲
船舶業年報與季報
落差大在預料之中
《證券日報》:中國船舶在年報和一季報中,業績有了很大的差異,這個現象在整個船舶業中是否顯得正常?
鄭賢玲:年報與季報出現這么大的落差一點也不突然。因為在船舶業的風險,在它高點的時候已經有了這個預計。船舶行業在去年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而且去年的基數很高,所以這個下滑的比例大很正常。
《證券日報》:類似這種行業內的龍頭公司,應對風險的能力會不會更強一些?
鄭賢玲:今年的訂單都會面臨著一個延期的風險,并不是說它是大企業就可以避免訂單撤銷的危險。因為我們都知道,我國船企的訂單有80%是來自于國際市場。現在船舶行業面臨的最大的難題是市場飽和,產能嚴重過剩,需求太少!這是整個行業的困境。
《證券日報》:目前不少船企手里拿著2、3年的訂單,這樣是否可以說明至少最近還是不用過多擔心,沒有太多風險?
鄭賢玲:訂單在手也不是說就沒有風險,因為還要看訂單執行的情況。即使訂單已經執行到一半,也可能面臨合約方沒有錢而終止合同的風險。而且有了這2、3年的訂單又如何?能保證完全執行嗎?以后怎么辦?
《證券日報》:國家陸續出臺了很多扶植政策,船企面臨的困難會不會在國家的推動作用下得到改善?
鄭賢玲:這些政策并不見的會見效,因為船舶更大的需求在國際市場上,在中國的訂單只是很少一部分,F在國家在不斷的提振信心,但是并不能完全解決困難。今年的風險在“訂單延期”,但是這個風險是國際性的。
《證券日報》:那么說近期船企的發展是不是都會比較困難?前景也并不樂觀?
鄭賢玲:不要單說近期不樂觀,這個連長期也很難好轉,相信至少的3到5年的時間。國際趨勢暫時也是起不來的。這個也不是我個人觀點,行業內都有這樣的分析。
根據最新的資料顯示,現在國外已經進入了船企“倒閉潮”,相信這也會慢慢的蔓延到中國,相信到時國有大型企業也會很難受。像中船這類大公司即使挨過這個困難期,但是過程也會很受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