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跳轉到路徑導航欄
跳轉到正文內容

用技術心理學武裝股市分析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4月07日 20:00  卓越理財

  很多投資者在很早的時候就囫圇吞棗地學了一大堆股市分析的方法,包括技術面的、基本面的、心理層面的、理論層面的等等,并且有時候會有一種學富五車的優越感。然而在實際的運用過程中,卻發現曾經引以為豪的資本,未必是那么有用。這到底是為什么呢?

  文/尹曉偉

  我們知道用江恩理論、波浪理論、黃金分割、費波拉契線、布林線、隨機指標、移動平滑指標等技術分析來市場,可是我們知道這些指標為什么可以指導我們操作嗎?

  如果只知道去運用這些理論和分析方法,而不知道其中緣由,就好比木乃伊只有不死的殼,卻沒有不死的心一樣。真正要用好這些方法,只有從心理學層面去探究其根本原因。很多人害怕談到“心理學”,認為那是很艱澀難懂的東西。其實不然,我們來做一個簡單的詮釋:

  對于市場的中長期趨勢來說,是需要看基本面的。這句話是廢話。我們繼續,基本面怎樣決定中長期趨勢的呢?第一,因為基本面本身變化的速度就很慢,尤其是對于整個市場的基本面來說,更是以季度為單位,甚至是以年為單位來計算的;第二,基本面的核心原理是投資。而既然說是投資,那么就意味著需要緊盯上市公司的業績變動。而上市公司的業績變化是通過季報來體現的,即使有突發的利空或者利好消息,也需要通過季報、半年報和年報來體現。而且,上市公司所處的行業,行業所處的經濟環境,變化速度也是緩慢的。因此,基本面本來就應該是慢的;第三,基本面分析其實是一種心理趨同,或者說是投資先驅給后來者強扣上去的分析原則。看到市盈率降低、看到每股收益增長、看到凈利潤增長、看到并購重組,都會第一反應該公司中長期趨勢應該要向上走。一個人這么想不會影響股價長期走勢,如果市場上所有認同基本面分析的人都這么想,那么這種分析依據就成立了。

  規則是由人定的,只要有人遵守,那么這個規則就是有效的。這在技術面的分析更是明顯。我們要講的重點,是技術分析,用技術分析來判斷短期走勢。為什么技術面能判斷市場短期走勢?為什么KD金叉表示會上漲?為什么黃金分割的0.628位置一定會有支撐或是壓力?為什么市場會有支撐和壓力?等等,這都是技術分析所要探討的領域。

  以支撐為例。大盤在2008年的12月1日最低點是1838點,12月24日到12月29日這四個交易日的調整過程中,大盤屢次下探到了1838點之下,但是收盤一直處于1838點上方。這是為什么呢?四個方面的原因:第一,12月1日的時候,很多人錯過了當時的起漲點,等漲到2100點的時候,才發現1838點是個最佳建倉位置。那么對于踏空的人來說,只要大盤再次跌到1838點附近,就會認為這個位置是比較安全的,是可以介入的,于是在12月24日左右買入,這使得大盤得到一定的支撐;第二,在2100點附近建倉的人,當大盤跌到1838點附近的時候,已經虧損嚴重,這個時候就有一種惜售心理,認為反正虧了,不如干脆守著吧。很多人甚至在這個位置加倉。這樣一來,大盤做空的動能就會驟然減少;第三,尚未建倉的人,看到當前形態,認為前期低點附近有支撐,而且大盤可能會走出W底,于是開始建倉;第四,機構在前期低點附近沒有收集到足夠多的籌碼,于是在2100點開始砸盤,砸到前期低點這個公認的點位,則開始大舉建倉。當然,還有別的心理原因。總而言之,這都是從心理學層面去分析的。

  筆者一直在追求更清楚地看明白這個市場。雖然說消息面我們難以把握,雖然說國家的宏觀經濟面也難以預測,雖然機構的坐莊手法始終在變化,雖然股市的供求關系越來越混亂,但是我們不要忘記,這些所有一切的因素,都是從“人”出發的。人是有思想的,人的思想決定了自己的行動。一個人的思想,可能只會決定自己的成敗;一群人的思想,可能決定了市場的成敗。所以,我們需要從市場大多數人的心理去做分析和研究,然后找出真正決定大盤和個股漲跌的原因。心理變化是真正的內在動因,技術分析只是大眾心理的外在表現。

  尹曉偉,著名財經博主,任職于上海益盟

  插排:

  我們需要從市場大多數人的心理去做分析和研究,然后找出真正決定大盤和個股漲跌的原因。心理變化是真正的內在動因,技術分析只是大眾心理的外在表現。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手機看新聞 】 【 新浪財經吧 】

網友評論

登錄名: 密碼: 匿名發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簡介About Sina廣告服務聯系我們招聘信息網站律師SINA English會員注冊產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