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前財長康納利曾說過:“美元是我們的貨幣,但卻是你們的問題”
□ 本報記者 閆立良
人民幣國際化助推資本市場健康穩定發展
人民幣國際化對中國資本市場的發展將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中國資本市場的發展也是人民幣國際化的重要前提;只有不斷擴充中國資本市場的規模、提高股票市場的運行效率,才能為人民幣國際化提供良好的外部環境
美國前財長康納利曾說過:“美元是我們的貨幣,但卻是你們的問題”。這句話讓持有巨額美元儲備或大量美元債務的國家感到痛苦。持有近2億美元外匯儲備的中國也不例外。正因如此,我們開始尋找解決方法,同周邊國家或地區簽署貨幣互換協議應時而生。
2月8日,央行和馬來西亞國民銀行宣布正式簽署雙邊貨幣互換協議。至此,央行自去年12月起已先后與韓國、香港和馬來西亞等周邊國家及地區簽署貨幣互換協議。在央行發布的貨幣互換的消息中,“推動雙邊貿易發展”成為重要的一項內容。方便雙邊結算、降低美元匯率風險、刺激雙邊貿易是簽署貨幣互換協議的初衷,這是實現人民幣區域化的重大進展,也將為人民幣下一步走向國際化鋪平道路。
地區經濟穩定的重要力量
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機讓各國的對外貿易受到了極大的打擊,匯率波動的風險更是加重了危機的進一步擴展。與競相貶值的其他各國貨幣相比,人民幣對美元雖然在2008年7月結束了匯改以來不斷升值的態勢,但基本穩定在6.80-6.90元區間。人民幣已經成為亞洲區域經濟穩定的重要力量之一。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張承惠稱,國際金融危機是中國提高對國際金融規則的知情權、參與權與話語權,營造有利于金融穩步開放外部環境的良好機遇,也是推進人民幣區域化和國際化的時機。
一位監管層人士告訴記者,周邊國家貨幣對美元匯率都在大幅下跌,人民幣卻保持堅挺,對這些國家來說,儲備一些人民幣不會是壞事。
據測算,與中國簽署貨幣互換協議的韓國,以向歐美出口產品作為經濟增長的動力,但金融危機令國際市場需求疲弱,拖累其貨幣走軟,對美元自去年8月至今已貶值近40%。
在過去幾個月金融危機肆虐的階段,人民幣表現穩定,并且中國經濟規模日益擴展,對周邊國家的資源產品存在大量需求,這是吸引一些周邊國家急于和中國簽訂貨幣互換的主要原因。
央行此時與一些貿易往來緊密的周邊國家簽署貨幣互換協議,可以讓這些國家用人民幣購買中國產品,消減美元匯價波動的風險,并刺激區域內雙邊貿易的復蘇。
著名學者易憲容認為,相對于中國近2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現在中國持有韓元和一些周邊國家的貨幣對中國本身來說并沒有太多的需要,但這些國家持有人民幣對其本身來說還是頗具吸引力的。
由于歐美消費者減少支出,日本、中國、香港、新加坡和許多其它依賴出口的亞洲經濟體最近數月均報告出口下降。韓國1月出口同比下降32.8%,創其歷史最大降幅。海關總署周三公布的數據顯示,1月出口同比下降17.5%,進口下降43.1%,貿易順差達391億美元,其中進出口均已連續第三個月出現下降。
張承惠表示,由于中國相對處于有利的地位,財政、金融體系穩健,擁有巨額外匯儲備以及工業化、城鎮化的道路還沒有走完,勞動力成本優勢仍然存在,中國完全可以利用這次調整爭取盡可能大的利益。同時,國際金融危機將在中長期給中國帶來比預期更為嚴重的產能過剩問題和通縮壓力。但危機有利于加快經濟結構調整,為中國新一輪改革提供動力,如加快能源資源價格的改革、放寬某些基礎產業和服務業的進入限制等。
區域化是國際化的必經路
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策研究所所長余永定表示,人民幣國際化是必然的,目前可做的事很多。包括增加人民幣在國際貿易往來中的結算量,發行熊貓債券,給其他國家提供以人民幣計價的美元貸款或著是其他幣種的貸款。
目前央行與香港金管局達成2000億人民幣貨幣互換協議,也與韓國簽署一項為期三年的283億美元雙邊互換協議,與馬來西亞簽署117億美元的互換協議,協助鄰國抵御資本外流,促進雙邊貿易。
有專家認為,讓人民幣成為區域性貨幣,對中國很有益處。這可以減少管理龐大外匯儲備的麻煩。同時增強中國金融市場在國際上的話語權,符合中國的經濟規模及外匯儲備水準。
中國外匯儲備高達2萬億美元,為全球最高,主要為美國公債等美元資產。
易憲容指出,貨幣互換協議的簽署,一個客觀的后果就是周邊國家更多地使用人民幣結算,在亞洲區域內人民幣的接受程度會得到提高,而一些與中國貿易聯系緊密的周邊國家,未來可能將與中國簽署新的貨幣互換協議。
央行副行長易綱去年11月曾表示,中國將通過貨幣互換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等方式積極參與國際金融救援。而東盟+中日韓去年11月已經同意將清邁協議中800億美元的貨幣互換規模至少提高一倍。
去年12月24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在保持外貿穩定增長的幾項措施里,“對廣東和長三角地區與港澳地區、廣西和云南與東盟的貨物貿易進行人民幣結算試點”頗受關注。雖然這項措施主要立足于降低出口企業的匯兌風險,減少企業經營成本,但對于人民幣邁向區域化乃至國際化卻具有重大意義。
渣打銀行中國研究部主管王志浩認為,人民幣結算試點顯然是配合推動人民幣區域化及協助國內貿易業者的打算。
現在的情況是,國際貿易和金融交易計價結算大部分都集中在美元上,美元仍是最重要的國際儲備貨幣。根據IMF的統計,截至2007年底,美元外匯儲備仍占63.9%。
有鑒于此,央行行長周小川2月10日在馬來西亞央行高級研討會上發言指出,全球外匯資產過度集中于單一貨幣,容易出現事與愿違的異常現象。因此,國際社會應加強對主要儲備貨幣國家經濟金融政策監督,同時提升特別提款權的地位和作用,在長期內穩步推動國際貨幣體系向多元化發展。
盡管人民幣區域化乃至國際化的推進步伐在提速,但這個進程是漫長的,不會一蹴而就。這在業界專家中形成共識。
前央行副行長吳曉靈也撰文指出,目前沒有其他貨幣可以取代美元的主要國際貨幣地位。但從長期角度來看,全球應該要有更多選擇。人民幣有可能成為其中的一個選擇,只要我們在經濟及金融方面進行充分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