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者按:2008年的樓市風波迭起,諸房地產商壓力頗大,言語多趨謹慎。春節將到,《證券日報》對2007-2009年“拐點期”房地產界“三巨頭”的精彩言論做一總結,以期大眾能從中得到些啟發,甚至于可能悟出2009年樓市走勢。
□ 本報記者 賈曉燕
王 石
深圳萬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2007年12月13日: “我承認樓市拐點已經到來,現在樓市確實在從一種盲目的、帶有亢奮的、追求擔心不買價格會更貴的趨勢,而趨于理性。”
言論背景:
2007年,各大城市樓價經歷了大幅上漲后,年底樓市出現了成交量下降、尤其是珠三角地區的房價出現了下跌跡象,市場觀望氣氛濃厚。萬科董事會主席王石在北京出席一個新聞發布會時表示,“我承認樓市拐點確實已經出現了”。
業界反應:
任志強:蒼蠅也不會讓“拐點”出現。
潘石屹:中國房價“拐點”或將出現在2008年。
2007年12月24日:“建議三四年之后再買(房),第一,房地產質量還有待大的提高,不僅僅是建造質量,還有售后服務質量;第二個就是房價,三四年之后你是一個中高階層,你存這么多(錢)還買不起房子的,我覺得市場是有問題的。”
言論背景:
在拋出中國樓市出現“拐點”的言論之后,王石再次成為輿論的焦點。在風口浪尖上的王石走進央視《經濟半小時》,就當前的樓市出現“拐點”進行闡述,在采訪中,王石又向中國購房者發出了“三四年后再買房的建議”。
業界反應:
潘石屹:三年不買房的說法太武斷。
黎明楷(中原集團副主席):三四年后再買房?好房子還是現在買吧。
2008年2月29日:“房地產市場仍處于長期向上趨勢中。可以預見的是,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中國住房市場有望持續繁榮。”
言論背景:
拋出“三四年之后購房”言論的同時,萬科集團董事長王石在《萬科周刊》上發文,依然承認“房地產市場仍處于長期向上趨勢中”,其中一個論據是,“市場未來的主要矛盾仍是供應不足,并不存在重大的調整風險”。
業界反應:
潘石屹:認同此觀點,并認為,在北京土地供應已經成為開發商的瓶頸問題。
2008年12月24日:“原先所說的三四年后再買房者僅僅是指暫時買不起房的人,若擁有購房能力,不需要再等三四年。”
言論背景:
整整一年后,王石對原先的說法改了口。一年時間里,急劇變化的房市就給了所有開發商一個意想不到的“嚴冬”, 王石在這一年也是不順當,捐款門和退房門事件讓其公司和個人聲譽都受到一些影響。王石承認,1000億元的銷售指標難以完成,明年的市場情況會更糟糕。
潘石屹
SOHU中國有限公司董事長
2007年12月10日:“明年國家實行從緊的貨幣政策,銀行房貸少了,樓市需求必然減少,因此明年樓價不可能再大幅度上漲。”
言論背景:2007年年底樓市出現了成交量下降、尤其是珠三角地區的房價出現了下跌跡象,市場觀望氣氛濃厚。潘石屹出席“2007年重慶濱江路價值新發現大型高峰論壇”時稱,2008年樓價不可能再大幅度上漲。
2007年12月25日:“一個行業要穩定發展,一定不應該出現許多拐點。”
言論背景:
王石2007年12月13日“拐點論”出世以后,潘石屹發表博客《中國的房地產到“拐點”了嗎?》對王石的言論做出回應,稱一個行業要穩定發展,一定不應該出現許多拐點;并預言,2008年政府將強力控制信貸規模以及限制房地產企業融資,土地市場的拐點會首先出現。
業界反應:
徐滇慶(長城金融研究所所長、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兼職教授):“拐點”其實是開發商的一種營銷策略。
陳淮(建設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房價“拐點”是媒體誤讀。
2008年1月20日:“如果經濟上能夠承擔得起,最好是早點買房。”
言論背景:
1月20日,潘石屹稱,“買不起大房子就買小房子,買不起新房子就買舊房子,有了自己的房子,就有了家的感覺,自己的心里踏實了,父母和長輩也放心了。這和投資沒關系,這是中國人的文化。”
業界反應:
王石:建議三四年后買房。
2008年3月:“中國的房產企業在未來的一百天之內需要調整。”
言論背景:
“恒 大地產IPO被叫停”后,潘石屹態度頓時發生逆轉,聲稱中國的房產企業在未來的一百天之內需要調整,即赫赫有名的“百日劇變論”。
2008年9月1日:“今年以來鋼材價格上漲了70%,水泥價格上漲了30%,這次漲價就是為了抵消一部分成本的上升。”
言論背景:
在房地產商全面打折促銷的時候,8月底,潘石屹對外稱,所有SOHO系列產品于9月1日公布新的價目表,平均銷售價格上提5%。然而,記者實地采訪發現,三里屯SOHO等項目價格不僅沒有上調,反而仍舊在打折促銷。
業界反應:
易憲容(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員):作為暴利性質的房地產行業,房價早已脫離成本,以建筑材料漲價為由在熊市中漲價似乎不為眾人所接受。
2008年9月6日:“我將竭力抄底!”
言論背景:
9月6日,潘石屹放言再投百億元資金入市,引發轟動。潘石屹向媒體表示,遠期來看,中國恢復經濟活力的能力之強不容忽視,潛在消費力較強。此輪樓市調整的恢復時間不出一年半至兩年。“未來一年左右,SOHO中國將再斥資百億元尋找投資項目,我將竭盡全力抄底!”
業界反應:
部分媒體:“住人的房子不怕跌,不住人的房子才怕跌”。
2008年11月16日:“擴大內需措施利好樓市。”
言論背景:
對于國務院日前出臺的擴大內需“十項措施”,SOHO中國董事長潘石屹昨日表示,此舉有利于恢復信心,保持宏觀經濟平穩增長,也直接和間接地利好房地產市場。
任志強
北京華遠地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2007年12月24日:“夢想讓樓市進入拐點、看樓市大跌的確實大有人在,但他們會失望的。”
言論背景:
在博客上談論樓市拐點的地產大腕不止王石一人,華遠集團總裁任志強就表示,雖然其認為樓市開始有“寒流”,但絕不是認為樓市已出現了拐點。
任志強表示,第二套房信貸政策的變化與中央工作會議提出的從緊政策,確實讓個別城市與地區的房市出現了銷量與價格的波動,但就全國而言絕不是拐點。“
業界反應:
與王石的“拐點論”形成鮮明的對比。
2008年1月30日:“40歲以下的年輕人可能無房可租”論。
言論背景:
建設部副部長齊驥日前剛剛批評部分房地產企業“哄抬房價”、“一些企業的經營人員公開發表不負責任的言論”,王石和任志強這兩個中國最富影響力的房產商繼“拐點論”以后又掀起了關于“40歲以下的年輕人”與房產的話題。
回應王石“40歲以下的年輕人不要買房”的觀點,任志強稱,國家既沒有提供租賃性土地蓋租賃性住房,也沒有提供長期信貸或資本市場來建設長期租賃性住房,同時又嚴格的限制了個人購買第二套住房用于出租,又讓這些要結婚的家庭到哪里去租房呢?是政策在逼迫年輕人不得不擠進購房的行列。
業界反應:
部分公眾:任志強說的 “無房可租”,說的其實是高房租高空置的城市怪病。此怪病不僅大大提高了企業用工成本,阻礙了人才引進,影響城市活力,而且造成大量適齡青年推后結婚時間,易導致一系列社會問題。國家應對青年人租房和首次置業提供保障。
尹伯成(復旦大學房地產研究中心主任):任志強的“無房可租”論,我覺得只是說說而已。開發商正極力把房價上升的責任從他們身上推卸掉,不斷拋出各種言論,這種態度是不可取的。
2008 年4月10日:“政策有拐點,房價無拐點。”
言論背景:
任志強于博鰲亞洲論壇2008年年會前一天,再一次拋出驚濤駭浪之聲震撼業界,任志強先生認為:政策有拐點,房價無拐點。他認為現在拐點只出現在政府的房地產政策上,也就是2007年出臺的許多新規定,讓政策拐了點。可是放到房價上來,任志強就覺得沒有拐點。
業界反應:
彭火亮:認同“政策有拐點”,但不認同“房價無拐點”。
2008年4月12日:“要死肯定是銀行先死,房地產商后死。”
言論背景:
在博鰲論壇的“對話房地產”討論會上,華遠集團總裁任志強再次坦言:“要死肯定是銀行先死,房地產商后死。” 一語道破銀行被開發商或房地產業綁架的現狀。
業界反應:
部分網友:開發商所面對的不是“誰先死”的問題,而是繼續營造供不應求假象,誘導消費者入市,確保房價不跌,把日子過得更好的問題。
2008年5月15日:“如果現在都在想讓窮人去買房子,可能就是美國的次級債。”
言論背景:
在“沖刺2008京滬房企發展戰略對話論壇”上,任志強稱房地產行業的基本特征就是高負債率、高風險、高利潤。“盡管有高負債率,但單純說房價下降太幼稚”。他稱“有的地產商降價,因為銀行要求還貸,所以導致被迫降價賣房。”
2008年6月20日:“目前的拐點是經濟,而非房價的拐點。長期來看,房價永遠是在上漲的。”
言論背景:
北京舉辦的“2008年度觀察家年會”上,任志強最新的說法是:“目前的拐點是經濟,而非房價的拐點”。而為了佐證,任志強還于近期提出“旗下只為少數富人定做的這類房子絕對不會降價,還準備將這樣的樓盤價格從每平方米4萬元上調至10萬元”。
業界反應:
王石:根據宏觀調控,堅決去調房價。王石正是第一個提出“拐點論”的地產商,非但如此,他還曾善意地給出建議是“3年內不買房”。
2008年11月27日:“房地產不是暴利行業,農民工并不是買不起房子。”
言論背景:
11月27日,華遠集團總裁任志強表示,房地產行業并不是暴利行業,每一個企業平均下來就是一個中等的盈利水平。環境部長曾透露農民工可以承受30萬房價的人占20%以上,對此,任志強認為,農民工并不是買不起房子。
業界反應:
謝國忠(摩根士丹利董事總經理兼亞太經濟師):中國人大部分是沒有錢的,你看看來北京打工的,看看他們的工資,有多少人可以買得起房子?我認為此次樓市的危機是開發商咎由自取。因為他們當時只為富人蓋房子。
2008年12月9日:“今年很多人還沒感覺到劇痛,只是錢緊張了,明天或后年沒錢花了,可能就開始破產了。”
言論背景:
12月初,常青藤、中體奧林匹克花園、海棠公社主打“無理由退房”。之后,在“2008第七屆中國企業領袖年會”上,北京市華遠集團總裁任志強表示,對房地產業來說,劇痛還在后面。
業界反應:
胡堡森(建業地產董事局主席):本次產業結構調整,至少需要三至五年的時間。
陳啟宗(香港恒隆地產主席):我看劇痛還沒來,因為西方經濟的余波剛剛到太平洋西岸,還有一段日子才能影響到中國。
2009年1月13日:“高房價可控制人口增長與人口素質”。
言論背景:
1月13日,任志強指出,房地產是北京發展的重要支柱,住房價格本身就是控制人口增長與控制人口素質的門檻。任志強同時認為,過度擴張保障性住房建設,占用巨大的土地資源,使得房地產投資量縮小。
業界反應:
郭金龍(北京市市長):北京房地產市場高端過多,中端迫切,低端是保障性的,目前出現了一個僵持。房市的低迷是由于前幾年房地產的價格漲的太快,目前需要打破房市低迷。
部分公眾:如果不是天方夜譚,那么,只能是中國式的幽默。高房價若可以控制中國人口,那么,我們完全可以取消現行的計劃生育政策了。
相關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