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跳轉到路徑導航欄
跳轉到正文內容

金巖石:赤字財政的時代從此開始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1月12日 01:12  中國證券網

  ⊙金巖石

  擴張性的財政政策啟動后的第一個月,全國財政在去年11月出現了1461.63億元的赤字。數據顯示:全國財政收入3492.4億元,財政支出5254.03億元。如果把全國財政收入中的中央本級財政收入單列出來,剔除一次性增收因素按照同口徑比較,中央財政收入在去年11月下降了15.8%,大大超過了全國財政收入7.3%的下降幅度。

  這不是一個月的偶發性下降,可能是赤字財政時代的開端。中國的經濟結構有一個特點,國有經濟(特別是央企)是納稅主力,民營經濟是就業主力,所以中央本級財政收入的大幅度下降要特別關注。擴張性的財政支出主要用于“保增長”的目標,而增長速度的下降在今年會更加明顯。“保八”的目標勢必要求有更高的財政支出,增長速度放緩又必然導致財政收入更大幅度的下降。因為支出上升、收入下降,量入為出的穩健財政將讓位于透支未來的積極財政,其結果必將是赤字財政和舉債擴張。赤字財政是凱恩斯主義經濟學的教義。《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作為一部劃時代的經濟學著作,書名就體現了凱恩斯經濟學的核心思想:為了實現充分就業,用利率調節存量,用貨幣調節增量。所以,如果說“保增長”的目標是保就業,在降低利率的刺激力度不夠時,就需要增發貨幣,赤字財政,舉債擴張。

  研究中國的宏觀經濟有兩大困難:第一是不知道中國的實際失業率有多高?第二是不知道政府的真實負債率有多高?而這兩個數據卻是最重要的宏觀經濟指標。所以,中國的宏觀經濟研究其實是模糊數學,有時只能從宏觀政策基調來判斷未來的趨勢,也就難怪經濟學家們經常只能是宏觀政策的解讀者了。從宏觀政策的基調看,當保增長目標排在首位的時候,就等于說失業率已經大幅度上升了。根據2007年的統計公告數據,我國城鎮的登記失業率是4%,失業人員830余萬人。英國的《經濟學家》雜志推算的中國2007年估計失業率為9.4%。這兩個數字之間一定有關聯,若將其對應比例作為參考,可以取中間值作為中國的“實際失業率”。

  眾所周知,2007年我們不擔心失業問題,政府主要關注通貨膨脹,所以在年底提出了“反過熱,反通脹”。從去年11月開始,宏觀政策的基調改變了,變為“保增長、保就業”。這就要特別關注失業率的變動。那么實際失業率會有多高呢?我想至少是高于2007年的登記失業率和估計失業率。如果2009年中國城鎮的登記失業率預計為6%,那么估計失業率就可能超過14%,實際失業率可能超過10%。國金證券的宏觀經濟分析師楊帆博士計算了中國的勞動人口與就業的關系,提出“人口紅利”將在2009年轉變為“人口壓力”,失業問題會在未來長期困擾中國經濟,也就意味著赤字財政不會是一個短期的政策。

  從羅斯福總統在美國推行“新政”開始,赤字財政已經不再是洪水猛獸。在經濟學的基本教義中,亞當斯密和凱恩斯最大的差別之一就是對政府經濟職能的界定。在亞當斯密看來,政府干預經濟的結果只會破壞市場機制,所以他把政府的經濟職能限定為“守夜人”,不參與日常經濟活動。凱恩斯不同,他以追求充分就業和創造有效需求為目標,論證了赤字財政和通貨膨脹的合理性,從而改變了現代政府的功能定位,創造了經濟政府的宏觀調控職能,使政府從“守夜人”變成“職業人”,推動了經濟政府的職業化和通貨膨脹的產業化。但是,經濟政府的職業準則除了充分就業之外,還有適度通脹。以赤字財政和通貨膨脹來刺激經濟的職業,必須同時遵守經濟政府的職業道德,那就是“適度”。要通過政府的自律和外部的監督來達到“適度”通脹的目標,否則就可能在追求充分就業的合理目標之下,超越經濟政府職業化的道德底線,以通貨膨脹變相掠奪居民的合法財產。

  亞當斯密的經濟學可以稱為市場的原教旨主義,凱恩斯經濟學則是以市場的不完全性為前提的。如果不是由于經濟蕭條造成了大規模的失業,羅斯福總統也不會有機會推行“新政”,凱恩斯主義經濟學也不會成為主流經濟學。所以在羅斯福總統宣布實行“新政”后,遠在英國的凱恩斯先生12月在《紐約時報》發表致羅斯福總統的公開信中說:“提高物價的正確方法,是提高總購買力以刺激生產,而非其他方法。答案是:赤字開支”。盡管有許多批評和爭論,凱恩斯主義經濟學在拉動經濟增長和創造就業機會方面已經被實踐多次證明是有效的。但是也必須看到,創造就業的政策同時就是通貨膨脹的政策,充分就業和適度通脹是同一政策體系的兩個方面。

  面對超過10%的失業率,面對持續上升的負債率,政府的自律和執政的透明是政策達到“適度”標準的重要保證。或許我們也應該學美國一位企業家所做的那樣,現在開始把“國債鐘”高高掛起,在舉債刺激經濟的同時,警鐘長鳴。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手機看新聞 】 【 新浪財經吧 】
Powered By Google
flash

新浪簡介About Sina廣告服務聯系我們招聘信息網站律師SINA English會員注冊產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