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楊晶
近日,一些資金借大宗交易平臺為“大小非”接盤,這與短期資金在二級市場上追逐解禁題材股形成奇妙“共振”。值得注意的是,一些私募資金也正逐漸開始積極地看待“大小非”,積極利用各種渠道,與拋盤方在大宗交易平臺上實現雙贏。
私募積極尋找“大小非”
上周五中國太保的逆勢走強、金風科技在機構買入下強勢漲停、海通證券連續兩日大漲,這些遭遇巨大解禁壓力的個股最近紛紛表現出強勢。
有意思的是,早在這些解禁題材股紛紛走強前的上周,記者了解到,一些深圳私募正積極尋找“大小非”。“能聯系到‘大小非’嗎?我這邊有大資金要做大宗交易。”其中一位人士告訴記者,目前正在為一些企業的閑散資金做市值管理,最近急于尋到限售解禁股的持有者,通過大宗交易的平臺,把“大小非”的籌碼低價拿過來。通過大宗交易平臺,以九折左右的相對低價或者當日最低價占領籌碼。
事實上,大宗交易市場近期一直也保持活躍。從滬深證券交易所的公開信息中也了解到,大宗交易市場活躍不已,昨日僅滬市便成交了43筆,成交額逾8.1億元。從12月限售股解禁高峰期來看,當月的大宗交易成交總量也幾乎創下了最高的峰值。
為何找“大小非”接盤
為什么在解禁高峰時期,這些私募為何要找“大小非”接盤呢?在經歷今年這么長時間的大幅下跌后,“‘大小非’解禁并不是什么洪水猛獸,對于一些有價值的企業,這正是搶籌的好時候。”一位私募人士對記者說,雖然現在券商的觀點一致看淡,大家都在擔心宏觀數據出來對市場的利空作用,但是在此前連續對籌碼的拋售后,一些對未來幾年發展看好的市場力量,已經有積累籌碼的需要了。
該人士表示,按以往的經歷,在經歷一輪籌碼大換血后,很可能將是新一輪牛市的開始。雖然現在談牛市還很遙遠,但對于一些有價值的企業,中長期資金逢低搶籌已是沒有太多的估值風險擔憂了。
除了企業資金、部分民間資本,作為另一股中長期資金的勢力,私募股權資金也悄然加大了入市步伐,成為兌沖“大小非”解禁洪流隊伍的主要成員之一。深圳一位私募人士告訴記者,在他管理的資金中就有這類資金。國內IPO自今年9月中旬以來悄無聲息,讓不少PE資金轉投國內上市公司。
在中長期的投資視角下,也只有部分解禁股得到這類資金的青睞。幾位人士表示,未來三到五年確定增長性的企業是主要挑選的對象。從二級市場上解禁題材股表現得“冷熱不均”來看,資金也并非盲目地“照單全收”。
產業資本買單是積極信號
面對限售股解禁的高峰,除了產業資本,投機資金也不乏機會。“按現在一般的水平,在大宗交易上拿到當日九成折價或最低價的籌碼,此后幾日短線借機逢高出貨,在目前看來有贏利的概率還是比較大的。”這位私募人士告訴記者,近期解禁題材股走強,尤其是幾大機構在解禁日積極買入金風科技等帶來的信號,也給想借大宗交易跑道的短線資金,帶來了不小的提振。
產業資金為“大小非”買單,無疑是市場的一個積極信號。幾位券商人士認為,在兌沖“大小非”解禁壓力的神奇力量中,產業資本將是絕對的主力。部分產業資本目前開始為“大小非”買單,表明了對目前市場中的企業價值已有了一定的認同度。從市場整體角度而言,這部分勢力的有所作為也給市場人心的恢復、穩定市場等帶來了積極的作用。
相關報道: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