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小非減持監管制度亟待完善
⊙特約撰稿 羅升
股改剛結束,大小非的解禁與減持又成為引起股市不穩定的重要因素。但問題不在于股改,而在于股改的配套措施,對大小非減持的監管制度不夠完善。當前對國際金融危機的擔憂減弱了人們對大小非問題的關注,但是,大小非問題涉及我國證券市場的基本監管制度,如果不抓緊時間解決,將會影響到我國證券市場長期平穩健康的發展。
筆者認為,我們對大小非減持的監管制度的缺陷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第一,缺乏短期數量限制的規定。由于大非小非的數量很大,解禁后如果在較短的時間段內被大量減持將會破壞股市供求的平衡,從而引發股市的劇烈波動。因此,對大小非的持有者在較短的時期內(例如一個月內)可減持的最大數量作出明確的規定是很有必要的。
第二,大小非減持的信息披露不夠充分。至今為止,我們還沒有要求大小非在減持前披露減持計劃,公眾對大小非在近期內擬出售股票的數量和日期一無所知。由于減持信息不為公眾所知,即使有些公司的大小非解禁后無意在短期內大量減持股票,公司股價仍然會在解禁后出現劇烈波動。
解禁不等于減持,但為什么我們往往看到的是只要公司有大小非解禁的消息傳來,股價就會應聲而跌?原因就在于減持的信息不夠公開、透明,由此引起對減持預期的紊亂。有些公司的大股東已經宣布承諾延期解禁以暫時緩解解禁的壓力,但這不是根本的解決辦法。我認為,與其承諾延期解禁,還不如承諾每次減持前預先披露減持計劃,以穩定人們對減持的預期。
由上面的分析可知,大小非解禁和減持的問題可以通過完善監管制度得到比較好的解決。具體方案很多,可以借鑒美國對關聯股東減持股票的監管制度,增加幾個大小非減持前需要滿足的條件,其中包括:減持前填報銷售計劃通知;明確規定在任何三個月(或每月或每天)期限內可出售股票的最大數量標準。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Topview專家版 | |
* 數據實時更新: 無需等到報告期 機構今天買入 明天揭曉 | |
* 分類賬戶統計數據: 透視是機構控盤還是散戶持倉 | |
* 區間分檔統計數據: 揭示股票持股集中度 | |
* 席位交易統計: 個股席位成交全曝光 | 點擊進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