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張泰欣
眾多歐美銀行、投行的倒下使金融混業模式引起市場反思。業內人士認為,雖然金融混業是引發歐美金融危機的因素之一,但國內銀行不應因噎廢食。
應繼續推進混業進程
銀行業人士認為,商業銀行只有更深入地參與到證券、保險、信托等業務中,才能促使其加速轉型,提升經營實力。此外,監管部門也應不斷調整思路,適度放松剛性監管。
金融混業、分業經營的爭論一直沒有停止過。美國歷史上曾出臺多部法案推動銀行混業經營的力度,銀行業也因此得以迅猛發展。然而銀行在參與證券、保險、資產管理等業務的同時一定程度上放大了系統風險,此次歐美金融危機便是一個佐證。對此,經濟學家沈明高認為,雖然歐美銀行業都受到了重創,但不能因此否定混業經營模式。從歷史經驗看,混業經營在促使銀行業務多元化的同時,促進了保險、證券等相關金融業務的發展,加速了金融市場的完善和創新。某中行人士認為,危機爆發后,混業模式并未受到歐美監管部門否定,而是在不斷地調整。目前歐美監管機構正出臺一些措施,使得擴張型的混業轉向相對保守的模式,“這只是不同方式的區別而并非從體制上予以否定”,該人士表示。
而工商銀行某人士則認為,金融危機的根本原因不是混業模式,而是全球經濟基本面發生變化和美國長期的低利率政策。國內商業銀行混業經營的程度和能力還不高,未來還應加速推進。他認為,同國際金融巨頭相比,國內銀行無論在產品還是經營模式上還有一定的差距,只有積極參與證券、保險、信托、租賃等業務,才能有效分散風險,提升綜合管理資產的能力。“工行還將繼續推進參與保險、證券業務的進程,目前工行正在研究有關業務的防火墻和隔離機制”,該人士表示。建設銀行有關人士也認為,未來國內銀行仍將繼續推進綜合化、多元化的經營平臺,不過在衍生品創新上態度會更加謹慎。在股指期貨、信用連接債券、資產證券化等產品上,銀行業和監管部門的態度可能會有所改變。
應調整監管模式
投行與券商在次貸風波中受累最重,上述工行人士認為,除了信用評級的缺失,相關監管部門也應承擔一定的責任。美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SEC)在很大程度上擴大了獨立券商、資產管理機構的風險。此外,美國的監管機構在某些新興業務上缺乏認知和監管經驗,這正是國內監管部門應汲取的教訓。
沈明高認為,由于參與程度不深,發展剛剛起步,目前國內混業經營的風險還比較小,國內監管部門應對未來混業的發展方向做細致的規劃。首先要對即將推出的產品和業務有清晰的了解,在不同的部門間有良好的合作機制;其次,要有嚴格的規章制度引導機構行為,這樣才能有效的提升監管水平。最后,還應充分發揮協會、民間金融組織的監督功能,使合法經營、分散風險成為自發行為,從而降低系統風險。此外,天津財經大學副校長張維還認為,國內金融機構還應建立有效的風險控制文化,形成良好的風險防范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