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見習記者 徐嶄 記者 阮曉琴
估值56億元的大鹽灘鉀礦采礦權是濱地鉀肥擬注入吉林制藥的最大一塊資產,該塊資產估值是否合理是當前吉林制藥重組的一大焦點。中國社會科學院青海鹽湖所副所長賈優良表示,對礦產的評估一般結合儲量、產量、工藝、回收率、折現率、價格等因素綜合判斷。部分專家對采礦權對應的產量和估值采用的折現率進行了質疑。
賈優良分析,大鹽灘鉀鹽總資源儲量約3.3億噸,但到底能開采多少,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礦區鹵水的豐富程度。如果礦區上游存在天然水流,往往鹵水也較豐富。如果缺少天然的水流,則需要引淡水入礦區來溶解鉀礦以便于開采。據了解,引淡水入礦的方法被國內多個鹽礦采用,但這就要涉及到淡水水源與礦區的距離,能否引,引多少以及將付出多大的代價等一系列問題。
根據吉林制藥重組預案,大鹽灘30萬噸鉀礦肥項目的淡水引自距離廠區57公里的阿爾金山腳下的四口淡水井,通過直徑為315mm和250mm的兩條PE管線,日供水量8000噸。而大鹽灘48萬噸硫酸鉀項目的水源來自40至50公里開外的冷湖水源地,該水源地日水量大于10立方千米。而賈優良對這兩個項目的真實產量持保留意見。
值得注意的是,大鹽灘鉀鎂鹽礦采礦權56億元的估值是由北京山連山礦業開發咨詢有限公司預估,它采取的方法是現金流量法,其中采用的折現率為9%。
聯合證券石油化工分析師肖暉認為,考慮到目前的無風險利率在7%至8%,加上風險利率,折現率在10%以上比較合理。在她看來,較低的折現率就意味著對估值的抬升。考慮到大鹽灘采礦權涉及年限較長,9%與10%雖然僅差一個百分點,但可能會造成很大的差別。
截至目前,大鹽灘鉀鎂礦采礦權估值56億元是否合理尚無最終定論,也有觀點認為,濱地鉀肥可能存在急于套現的動機。
鉀肥生產需要投入巨額的資金,收獲期卻很漫長。“要形成數十萬噸的產能一般需要5至10年;如果已經在生產,擴產至數十萬噸的規模也需要3年左右的時間。耗資則可能高達幾十億元。”國泰君安研究員魏濤告訴記者。在他看來,不排除因為投入大大超過回報而產生急于通過二級市場套現的心理。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Topview專家版 | |
* 數據實時更新: 無需等到報告期 機構今天買入 明天揭曉 | |
* 分類賬戶統計數據: 透視是機構控盤還是散戶持倉 | |
* 區間分檔統計數據: 揭示股票持股集中度 | |
* 席位交易統計: 個股席位成交全曝光 | 點擊進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