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產業資本影響估值博弈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28日 06:53 全景網絡-證券時報
證券時報記者萬鵬 進入2008年以來,大小非解禁對二級市場帶來的沖擊逐步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為此,中國證監會于4月20日發布了《上市公司解除限售存量股份轉讓指導意見》,《指導意見》規定,大小非股東在未來一個月內拋售解禁股份數量超過公司股份總數1%應當通過證券交易所大宗交易系統轉讓。有跡象表明,上述政策實施一個多月來,大小非減持拋壓較以往有所緩解,但連續多起違規減持案例的出現卻表明,產業資本與金融資本的矛盾依然突出。 2008年3月3日,中國平安31.21億限售流通股獲準上市交易。盡管在此之前中國平安股價由最高點跌去一半,但小非的解禁仍呈現出連綿不斷的拋壓。由此開始,投資者對大小非解禁的壓力有了切實而深刻的感受。隨著上證指數逼近3000點整數關口,管理層的救市組合拳也陸續出臺,其中,限售股減持的新規成為組合拳中的第一道金牌。 值得注意的是,在限售股減持新規出臺的初期,陸續出現了四起違規減持事件,所涉及上市公司包括宏達股份、萬好萬家、冠福家用和開開實業。針對上述違規減持事件,監管部門及時做出了相關處罰,其中,違規減持“萬好萬家”的無錫國聯還在監管部門的督促下,第一時間購回了超額減持的股份。 針對連續出現的大小非違規超比例減持存量股份的行為,上交所還透露,正在抓緊研究更加嚴格的處罰措施,具體包括:對違規賬戶延長限制交易期限、增加限制交易品種、重審相關違規股東的上市公司董事任職資格、提請證監會立案查處,以及建議凍結資金賬戶、限期回購超減股份、違規收益上繳上市公司等。 在監管部門的嚴格監控和查處下,大小非的違規解禁得到較為有效控制。不過,近期相關的各項數據仍顯示,限售股解禁的拋售意愿依然十分強烈。 統計顯示,從4月22日到5月27日,滬市共發生了46筆A股的大宗交易,在4月28日限售股剛剛解禁的公司就發生了14筆大宗交易,而今年前3個月,滬市僅有6筆A股的大宗交易。深市方面,新規實施以來也發生了39筆A股的大宗交易,而年初至新規實施前,A股的大宗交易僅有12筆。如此頻繁和異常的大宗交易,不排除為回避大小非減持新規的變通之道。 從上市公司高管在二級市場的交易數據來看,賣出次數和金額都占據明顯優勢,這一點在深圳中小板尤為突出。數據顯示,自4月22日以來,中小板共發生了16筆高管的買入交易,84筆賣出交易,凈減持金額接近3億元,其中,恒寶股份的一位高管就賣出了483.90萬股,套現1.07億元。此外,科華生物、恒星科技、廣宇集團等公司也都出現了高管數額較大的減持行為。 總體來看,隨著限售股解禁日益成為決定市場估值博弈格局的重要力量,A股市場的估值均衡已經由金融資本決定轉變為由金融資本和產業資本的博弈共同決定,可以預期,未來三年大小非減持壓力仍將成為A股市場估值調整趨勢中揮之不去的陰影。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