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蘭敗局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05日 23:51 東方早報
理財一周記者/柯智華 發自江蘇泰州 4月3日晚8點,泰州的門面已經關掉近半。出租車依次經過春蘭(集團)公司,春蘭集團(公司)倉庫。清靜而昏暗。 “泰州最好的企業是揚子江藥業,春蘭已經不行了,很多廠都停產了。”司機說,“它的上市公司(即*ST春蘭)馬上要暫停上市了。” 4月3日,上證指數大漲98.36點。而春蘭股份以4.93元報收,該收盤價格距跌停僅只相差一分錢。而在此前的連續三個交易日,春蘭股份都是被牢牢地封在跌停板上。四個交易日跌幅高達18.38%。 時間再往前十幾天,春蘭(集團)公司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陶建幸兩會期間接受采訪時卻表示,“我對它(春蘭股份)的看法還是蠻好的,我覺得它還是有發展前途的。” 今年1月18日,*ST春蘭發布《暫停上市風險提示公告》,稱“預計公司2007年度仍將發生重大虧損”。按相關規定,因連續3年虧損,上海證券交易所將從*ST春蘭2007年報披露日(2008年4月26日)起,對其股票實施停牌,待上證所作出決定后公司股票將被暫停上市。 3月17日,傳出高盛介入重組春蘭的消息。3月18日,*ST春蘭發布澄清公告稱,經大股東回函明確表示,大股東沒有與任何機構或企事業單位關于重組事宜有過接觸。4月1日,*ST春蘭再次公告稱,公司目前生產經營正常,無影響公司股價波動的事宜。但是,如果不重組,*ST春蘭將面臨退市。 1000美元,那是個夢! 對春蘭股份職工劉浩(化名)來說,1000美元的月工資也許僅僅是一個永遠無法實現的夢而已。 “早在上個世紀90年代中后期,廠里領導對我們說,要在2000年實現月工資1000美元,2000年的時候沒實現,如今八年過去了,我工資剛好是1000,不過單位是人民幣取代了美元而已。”劉浩眼睛微笑,語氣則含著自嘲。 劉浩告訴理財一周記者,其實早在1997年的時候,他的工資就達到了1200元。不過那個時候,春蘭股份公司正如日中天。 “那個時候我們廠里的空調只要一下車間甚至來不及包裝就被商家搶走,他們都是手里拿著現金在等候新空調的下線,這些商家所組成的車隊從廠里大門一直排到兩公里以外的地方。”春蘭股份工廠的門衛回憶說,“現在無論是廠房還是道路都顯得那么空曠。” 實際上,1994年春蘭空調便行銷中國、如日中天,以年產150萬臺一舉成為中國最大的空調生產基地、世界空調七強之一。而到了1997年,據原中國輕工業總會信息中心統計,1997年春蘭牌空調器的產銷量為116萬臺,而格力空調產量為118萬臺,銷量首次超越春蘭。此外海爾空調銷量為110萬臺。 也就是從1994年起,春蘭(集團)公司開始多元化發展。多元化選擇的第一站是摩托車,迅速推出“春蘭虎”、“春蘭豹”兩個高端產品。并于1997年上半年實現了6萬臺的銷量,銷售收入近10億元。而1997年春蘭(集團)公司以7.2億元收購了陷入虧損的南京東風汽車制造廠,開始踏入汽車領域。 就在春蘭(集團)公司多元化觸角伸展之際,春蘭股份的營業收入開始不斷下降,凈利潤也不斷下降,直到2005年春蘭股份第一次出現虧損。 “1999年的時候給我們重新劃分了工資標準。感覺是廠里根本就不照顧工人的利益。”劉浩告訴理財一周記者,如今廠里又重新劃分了工資標準,分為幾檔,從600元到1000元不等。人才因此也大量流失,于是招一些單位外來工代替。“給個六七百元,愿意干就干,不干就走。” “我們班長就是那個時候走的。”劉浩的同事說。當時他班長在國外學習了一段時間,廠里給的工資是1000元,有個新辦廠為他提供了份年薪60萬的合同,“想也不用想,直接去啊。” 春蘭股份的一位中層如此評價目前的春蘭:“春蘭股份不考慮我們這些老人的利益,現在是人心渙散。” 理財一周記者在上班時間內多次自由進出春蘭股份廠房,門衛亦未阻攔亦未問詢。4月3日中午11點26分,理財一周記者乘車到廠房時,發現大門另一側已經是密密麻麻的職工坐在電動車上,等待著門衛開啟自動門。劉浩告訴記者,中午是11點半下班。 “我們現在上班是有事情就做,做完了再在外面找點其他事情做。在這里呆一天算一天,如果有好的單位肯定走掉。”劉浩說他的想法代表了廠里大多數人的想法。 “春蘭不行了,聽他們(春蘭職工)自己說,現在的工資比以前還要少。"出租車司機告訴理財一周記者。 春蘭“目前不會倒” 2005年有兩家家電類上市公司首次出現虧損,分別是春蘭股份和TCL集團(000100)。2007年,TCL集團扭虧為盈,不僅避免了暫停上市,還摘星摘帽。 2008年1月18日,春蘭股份發布公告稱,預計2007年凈利潤發生重大虧損,這讓投資者大感意外。因為2007年的前三個季度已經實現扭虧為盈,其中,營業收入更是接近20億元,凈利潤高達1000多萬元,同比增長8.32%,每股凈資產達到4.7元。 公告里給出導致春蘭股份虧損的四個原因:公司應收賬款沒有按預期收回,導致財務壞賬減值準備計提大幅度增加,四季度銷售費用大幅度上升,且銷售情況不好,存貨扣除存貨跌價準備。 在確定2007年扭虧無望的情況下,春蘭(集團)公司會不會對春蘭股份進行重組?以什么樣的方案進行重組? “我們當然關心所有的泰州企業。”泰州市經貿委辦公室一工作人員在接受理財一周記者采訪時如此表示。 “重組是肯定的。雖然春蘭股份每況愈下,但是目前來說不會倒的。”一知情人士告訴理財一周記者。 實際上,關于春蘭股份重組在坊間有多種說法。 其一,有媒體報道高盛有意介入重組春蘭股份,但是春蘭股份隨后發布公告予以澄清。 其二,江蘇省政府牽線搭橋,幫助春蘭重組。不過該說法并未得到雙方證實。 其三,泰州市當地企業揚子江藥業將借殼春蘭股份上市。不過,接近泰州市政府的人士表示,揚子江藥業“既不會IPO也不會借殼,因為它根本就不想上市”。 其四,春蘭股份采取TCL集團所采取的財務處理方式,對應收賬款未按預期收回處理,導致財務壞賬減值準備大幅度增加,并把寶押在2008年,因為根據證監會的最新規定,如果暫停上市公司在半年內能夠盈利,仍可以申請恢復上市。 行業分析師對此表示:“在有基本財務數據支撐的情況下,只進行適當的重組,春蘭股份恢復上市不難實現。因此,春蘭股份大幅度預虧的意圖十分明顯,旨在為重組鋪路。” 而劉浩則告訴記者:“我們已經接到10萬臺的出口定單,我們現在的任務就是把倉庫的存貨拿過來改裝,再生產一部分新產品。” 一位清楚銷售數據的春蘭高層則告訴理財一周的記者:“渠道改善以后,效果并不明顯。” 對于春蘭股份的未來,春蘭的人也很急。 4月3日中午,江蘇春蘭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總經理辦公室一工作人員電話里告訴理財一周記者,“姜(鴻)總去(春蘭)集團公司開會去了。”江蘇春蘭機械制造有限公司總經理辦公室工作人員也表示,“沈(華平)去(春蘭)集團公司開會了。” 姜鴻、沈華平分別擔任春蘭股份的董事長和副董事長。 據春蘭股份上述高層推測,近來這些領導層經常去集團公司開會,會議討論的主題很可能是春蘭股份的重組問題。 理財一周記者就此問題向春蘭股份董秘陳震求證時,陳在電話里拒絕了對該問題的回應。值得注意的是,此時姜鴻和沈華平任在春蘭(集團)公司開會。 “怎么重組只有陶總知道。”上述人士表示,“陶總是一個強勢的人。” 春蘭摩托停產 春蘭(集團)公司能夠順利妥當重組春蘭股份公司的前提是,春蘭(集團)公司整體機能的完好。 此前,春蘭(集團)公司新聞處一再對媒體表示:春蘭股份只是春蘭集團的一個部分,春蘭集團僅持有21%的股權,雖然春蘭股份持續虧損,但春蘭集團運行良好,因此股份公司的虧損對集團的影響極其有限。 4月2日下午,春蘭(集團)公司新聞處周浩臣再次對理財一周記者重復:春蘭股份有點問題,但是集團公司運行良好。 但很多人認為春蘭(集團)公司也在走下坡路。“從稅收來說,春蘭(集團)公司在泰州已經不是貢獻最大的了。”上述接近政府的人士告訴理財一周記者。 “很多公司都停產,不光股份公司,春蘭(集團)公司都是虧損的。”春蘭股份一中層人士表示。 據了解,春蘭(集團)公司旗下的江蘇春蘭冷凍設備有限公司早在兩年前已賣給了韓國人,現在公司改名叫LG電子冷機有限公司,“經過韓國人一管理,換個牌子現在效益很好。”出租車司機告訴記者。 而生產摩托的江蘇春蘭摩托車有限公司緊挨著春蘭股份的工廠。在春蘭股份上班的劉浩告訴記者說,“已經全部停產了。員工一部分分到了空調廠,一部分到了其他地方。” 在春蘭(集團)公司所在的泰州,除了身穿春蘭工作服的職工外,現在幾乎看不到春蘭牌的電動車、摩托車。 對于江蘇春蘭汽車制造有限公司,據公開資料,從2002年至2004年前后,春蘭“重卡”一度殺入國內同行前五名。但2005年后,春蘭汽車好景不再。其中重型貨車僅為1477輛和1549輛,尚不足這一細分市場中“老大”東風汽車產銷量的3%。 春蘭研究院在一棟二三十層的樓宇內,江蘇春蘭進出口公司也在這棟樓內。據春蘭股份公司一位職員說,“不清楚具體經營情況怎么樣,但是應該不太好。” 春蘭賓館是泰州市唯一的五星級賓館,“價格比較貴,住的人也比較多。”泰州當地一家賓館的工作人員說。 剩下的疑問則是,在香港的海康發展有限公司、春蘭投資控股有限公司的經營情況是否盈利,如果盈利該是多少。 盡管如此,春蘭集團總裁助理劉亞夫在2月26日強調說:“春蘭股票現在業績不佳,但那只是春蘭集團的一小部分上市,具體說就是空調業務,但現在春蘭最大盈利點不在這里。
【 新浪財經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