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5,誰的權益更該被保護?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2日 07:15 金融投資報
劉伯伯是個精明了一輩子的藥劑師,常年的職業生涯養成了他在藥品分量上的錙銖必較,他的理財規劃,要算到分分厘厘,就一點也不奇怪了。但他最近的煩惱,是買了一款銀行理財產品后才有的。去年6月,已經有了基金、保險產品的劉伯伯,對銀行開始發售的一款QDII產品有了興趣:既投資海外市場,分享成熟市場的發展成果;還可以增加新的理財品種,對自己的資產作個組合;還能讓一部分銀行存款提高收益。 精明的劉伯伯沒有想到,買了這5萬元的銀行理財產品,從此就沒有安穩覺可以睡了:9個月過去了,他賬戶中的資產,不僅沒有分紅的收益,沒有保本的安心,甚至已經出現了負收益。在參加老年協會的騎游時,劉伯伯才從大家的交談中發現,他的經歷不是個案。在大家報出的名單上,有浦發銀行、民生銀行、招商銀行、深圳發展銀行、東亞銀行、中信銀行等的理財產品。 人們已經對理財產品設計的缺陷有了種種質疑,給投資者的信心帶來的傷害也是實實在在的。“我就弄不明白,今年海外股市跌,收益低是正常的;去年海外股市漲,咋我的收益還是零呢?”劉伯伯百思不得其解。 這幾天,“銀行理財產品零收益、負收益”的“口水官司”,正在媒體上各執一詞打得不可開交,我們可以發現,主要掌握話語權的,看來看去都是發售產品的銀行、市場研究的團體、還有就是銀行的管理部門。購買產品的投資者們,或許是聲音太小,被財大氣粗的銀行的宣傳“湮沒”,或許是根本就沒有從莫名的投資風險中回過神來,投資時就不太懂的“投資提示”和復雜的計算公式,更多了一層神秘感。 我國理財產品發展迅速。根據不完全的粗略統計,國內包括銀行、基金、保險、私募基金、信托、社保管理的資產規模總量在10萬億元左右。這一規模約占2007年GDP的42%,占國內居民存款的25%左右,是滬深兩市流通市值的30%。 而在銀行這一塊,2005年銀行個人理財產品的發行規模達到2000億元人民幣,2006年則達到4000億元,而2007年上半年,24家主要中外資銀行的個人理財產品發行規模更達到3886億元,全年商業銀行理財產品發行規模將接近1萬億,截至2007年11月底,36家中外資銀行共發行2120種銀行理財產品。 投資于銀行理財產品的人數越來越多,代表了中國的銀行業與中產家庭關系的深刻變化,也代表了中國中產家庭財產性收入的主要“戰場”的轉移。但“蘿卜快了不洗泥”,理財產品的監管還比較薄弱,市場上還缺少另一種聲音:對銀行理財產品有關監管部門的態度。 而在大量的銀行理財產品中,生而帶來的“殘疾”也是銀行理財產品一直被詬病的原因———理財產品的設計缺陷,專業的銀行對非專業的投資者,抽象的條款實際上是“能蒙一個算一個”;信息披露的不透明和不及時,沒有建立如同上市公司和基金一樣的信息披露制度;風險擔責的不平等,過分將收益向己方傾斜而將風險向投資者推卸等。前幾天曾聽到有銀行人士說“銀行是弱者”,但實際的情況是,真正的“弱者”,一定不是銀行,而是大量一直有著“信任把錢放在銀行保險”信念的投資者。 年年的中國,到了“3·15”這個特殊的日子,總是會聽到很多強烈的呼吁:要保護公眾的權益。社會在進步,往年被視為“老鼠過街人人喊打”的造假行為和假貨,已經成為“過去時”。現在人們更關心的是投資環境是否公平對等,自己的基本權益能否得到制度的保障。銀行理財產品賣得火的時候,“一白遮百丑”,理財產品內藏的種種不平等、矛盾都被遮蓋了。而一旦外部環境轉惡,先天缺陷及后天不足的毛病就都暴露無遺。收益與風險是正相關的,不論對銀行和投資者都應如此,“有錢大家賺”,只有當銀行與投資者各自的風險和收益達到均衡狀態時,銀行與投資者都有投資收益,這場資本的“游戲”才玩得下去,也許說“投資價值”本來很簡單。 華樺/文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