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書畫:藝術品市場的績優藍籌股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29日 02:40 中國證券網-上海證券報
湯哲明(左): 中國美術學院藝術史博士,現為上海書畫出版社副總編輯、副編審。顏明(右):滬上資深書畫收藏家、鑒賞家,齋名澄遠樓。致力于中國古代書畫收藏,所藏明清名家精品甚夥。曾于揚州博物館舉辦藏畫專題展,并出版藏品專集《明清書畫集粹》 是志浩:股權投資基金副總裁、投資總監,新中國第一代投資銀行家。致力于中國近現代書畫收藏,藏品尤以海派書畫見稱,所藏甚豐。 黃朋:南京藝術學院美術史博士,上海博物館書畫研究專家 古代書畫好比買市中心的經典樓盤,買股票中的績優藍籌股。 古代書畫經過了歷史的汰除,去掉了泡沫,自然不怕縮水。 投資當代藝術關鍵要看“主力”在哪里,古代書畫則很難被莊家炒作。 ⊙本報記者 楊琳 隨著中國藝術品市場搭上中國經濟飛速增長的“快航道”,藝術品價格一路飆升。然而,對比當代藝術板塊,價格成百倍的增長,經過百年沉淀的中國古代書畫的增長速度卻顯得波瀾不驚。對此,一些專業人士認為,古代書畫獨特的藝術魅力、不可替代的歷史文物價值、豐富的文化內涵、深厚的筆墨功力、稀缺的存世數量等決定了其作為收藏、投資品的市場潛力,其價位的進一步提升將在預料當中。只是由于藝術品市場的不成熟和不完善,古代書畫的價值尚沒有在市場中完全體現出來,價格與價值之間仍然存在著較大的偏差。 為此,本報特邀上海書畫出版社副總編輯湯哲明;南京藝術學院美術史博士、上海博物館書畫研究專家黃朋;滬上中國書畫鑒賞家、收藏家顏明以及金融投資家、中國書畫收藏家是志浩四位專家,針對中國古代書畫的市場價值以及未來在藝術品市場的走勢進行了熱烈的討論。 古代書畫被炒作因素最少 上海證券報:如何判斷中國古代書畫的收藏價值? 顏明:我敢肯定的是,今后中國藝術市場上單件價格能過億的作品,大多將出現在中國古代書畫板塊。這樣的境況指日可待,仇英的《赤壁圖》不就近八千萬了么。 湯哲明:過不過億只是一個階段性的目標,關鍵是中國古代書畫的價格在市場中被炒作的因素相對其他品類是最少的,甚至可以說幾乎不存在炒作成分。 是志浩:可以比較的是,當代藝術更多是被資本帶動起來的,是利益驅動的產物。 湯哲明:應該這樣說,古代書畫作為存世極少的藝術經典,決定了藏家收藏其的前提乃是“喜好”,而非“運作”。因此我想,中國古代書畫在任何時期、任何空間環境下所反映的價值和價格,都是相對真實的。 國際資本與國內資本的博弈 上海證券報:在目前當代藝術被熱烈追捧的藝術市場中,古代書畫的處于何種地位? 湯哲明:中國當代藝術這幾年的火爆,實際是國際和國內資本的博弈。中國當代藝術的價格在這么短的時間內就被推到如此高位,沒有國際資本的推動是不可能的,國外財團和一些有特殊背景的基金會的參與是關鍵。 顏明:十幾年前,海外資本就用極低的價格吸納了大量的當代藝術作品,一方面是出于投資,另一方面則是利用藝術來輸出他們的價值觀。如今他們拋出這些作品,一方面在中國獲得了其價值觀的認同,但另一方面卻要當代中國人來買單。 上海證券報:古代書畫拍賣機制本身是否也出現了一些問題? 黃朋:古代書畫沉淀了幾百年,本身并不會變,但是它周邊的環境卻在發生著變化。藝術市場中當代藝術的突然火爆,使得古代書畫的“行情”相對顯得“弱”了。 湯哲明:當代藝術作為流行文化的一部分,在社會中已越來越普及。“流行”并不帶有貶義,而是指藝術的普泛化。藝術普泛化是平民時代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推崇流行文化的人指責經典藝術是服務于少數人乃至特權階層的藝術,也并非沒有道理。但是,流行藝術的性質從極端上說,接近于“卡拉OK”,人人可以參與,正所謂“人人都是藝術家”;其藝術特點從極端上說,又頗像腦筋急轉彎的短信段子,并不追求藝術表現的精湛與深刻,故易有轟動一時的效應但卻難以流傳久遠。這一點,跟“超女”、“好男兒”的內在思路上是相契合的。所以除了極個別例外,其追求長久傳唱顯然就不可能。 顏明:有人說蓬皮杜藝術中心里面的都是垃圾。這種觀點對不對姑且不論,但可以肯定的是,絕對不會有人說故宮和盧浮宮里的東西是垃圾。這不是很說明問題嗎? 黃朋:這說明屬于經典藝術范疇的古代書畫,盡管未必造成藝術市場上短暫的“火爆”效應,但卻是足以流傳久遠。 當代藝術是概念股,古代書畫則是績優藍籌股 上海證券報:是否可以這樣理解,相比之下古代書畫更顯得經久不衰,對嗎? 顏明:這是肯定的,我相信古代書畫在任何時候都是市場里表現最穩健的。它的可貴也就在于其量少。 黃朋:如果用樓市來打比方,買古代藝術品就好比買市中心的樓盤,但為什么一些遠離市中心的樓盤也能賣出好價錢,那是因為房地產商給該樓盤賦予了好的概念,而相同地段的其他樓盤也可能因為這些概念樓盤的帶動買出較高的價格,一時看來甚至接近中心地段樓盤,但這顯然是偏離其真實價值的。等到風潮過去,最先縮水的必定就是這些樓盤的售價。而現在的當代藝術市場與此極為相似。少數既有概念又有表現力的當代藝術作品價格的飆高,使得大量良莠不齊、魚龍混雜的作品也受到盲目的追捧,這些作品價格的縮水絕對是指日可待的。而古代書畫作品經過了歷史的汰除,撇去了泡沫,就相當于市中心樓盤,其價格與價值是相吻合的,自然不怕縮水。 是志浩:用股市中的術語來說,當代藝術主要是概念股,中國古代書畫則主要屬績優藍籌股。 上海證券報:拿樓市和股市作對比,的確很形象,那么,從目前的行情看,中國古代書畫的價值與價格之間成正比嗎?其價格是否圍繞其價值上下波動呢? 是志浩:毋庸置疑,經典的傳統書畫價格肯定反映其價值和文化內涵,而當代藝術在相當程度上是概念的產物,因而在很大程度它的價格與它內在價值是相背離的。這就好像在股市中,有很多垃圾股的價格也能被拉高,就是因為莊家在做高其價格;而有些垃圾股,沒有莊家炒作就始終是垃圾票。那么在藝術市場里面,誰是“莊家”呢?河清《藝術的陰謀》這本書里面說的很好,藝術市場的莊家是“3M”,即畫廊老板、策展人和基金會的聯合運作。 顏明:正如某位藏家曾經說過一句很經典的話:“投資當代藝術,關鍵是要看清楚‘主力’在哪里。” 湯哲明:福柯提出過的主流與邊緣這對有趣的概念,類似的現象自古就有,如皇帝看中的畫家作品自然價高,但實際上這種畫家水平并不一定真高。 黃朋:就像湯哲明《國畫之江南》一書中也談論到這個問題:每個時代都有它主流的藝術中心,能在歷史上留下來的往往都是屬于中心的主流藝術家,而那些非主流藝術家的智慧和才能卻都被淹沒了。所有的藝術門類都是如此,包括音樂、文學等等。 湯哲明:現在國際的主流藝術中心在美國,中國當代藝術家谷文達就曾經赤裸裸地說過大意是這樣的話:如果想要被寫入世界藝術史,就必須被寫入今天的美國藝術史,要被寫入美國藝術史,就必須投其所好。別說當代藝術,就說中國功夫片一旦被好萊塢關注,大陸的“大腕”導演便紛紛弄出功夫片的大制作來迎合,但這些大制作的實際水平,卻有目共睹。這些“大腕”不聰明、沒水平么?當然不是,關鍵是他們專心于成為“中心”或者“主流”中的一員而忘了自己從事的藝術。雖然他們中的一些人也進入了“中心”和“主流”,但其藝術卻因此而變質了。 鏈接: 中國古代書畫之概念 沿用中國美術史的分期方法,目前的中國藝術品市場將晚清“海上畫派”之前的書畫作品遺存,即19世紀之前以及整個19世紀的書畫創作同視為“中國古代書畫”。中國藝術品市場自20世紀90年代初開始,已經歷十多年的發展,“中國古代書畫”從整體格局上已經形成很多板塊,如屬高古的“宋元”板塊,作為古代書畫市場中主流的明清書畫板塊……在明清書畫中又可根據美術史進行細分,如“明四家”、“清初六大家”、“清初四僧”、“揚州八怪”等專題。 (顏明提供,本報記者楊琳整理)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